地名:双泉镇 | 隶属:陇西县 |
行政代码:621122114 | 代码前6位:6211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车牌代码:甘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760人 |
人口密度:约1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相传以前该地有两个清泉,二泉相距百米,呈东西对峙状,径丈许,天旱而不涸,雨涝而不溢,本地人吃水金赖于此,故后人称此地为双泉。
陇西县辖乡。1953年设双泉乡,1958年并入首阳公社,1961年分设双泉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公路接316国道。辖胡家门、崔里、罸羊口、林家纁、周家窑、王家岔、西岔湾、麦积沟、高家湾、何家沟、牛家门11个村委会。属黄土梁峁地区,沟壑纵横。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盛产胡麻、油菜子、党参等。
1950年5月,设望月、众益2乡。
1953年3月,设双泉、望月、众益3乡。
1955年10月,3乡合并为双泉、众益2乡。
1956年3月,2乡合并为众益乡。
1958年9月,属首阳公社,为双泉、众益管理区。
1961年4月,析置双泉公社。
1983年7月,改双泉乡。
2024年,撤销双泉乡,设立双泉镇,行政区域界线和政府驻地不变。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时期,为了抵御流寇,外族入侵,在此地设关卡,其军队主要负责人姓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关口的守护者姓胡而得名。1958年设立胡家门大队,1969年改名永红大队,1972年命名为胡家门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以前本地有一户姓牛的大户人家,因财大气粗称本地为牛家门,后来的人们习惯称牛家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何氏人居多,村地处在一个长沟里,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坐落于山顶,道路弯曲湾多因此得名。1958年陇渭合县后属陇西县首阳公社双泉管理区,称高家湾大队,1983年改为高家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区位于西面,且道路曲折有很多岔口,故称西岔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命名为向阳村,后由于旧村部建造周围王姓人较多,后改名王家岔。…[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势偏僻,山大沟深,草木茂盛,土地肥沃且驻地林家屲自然村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