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

地名:文峰镇隶属陇西县
行政代码:621122101代码前6位:62112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车牌代码:甘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84.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75万人
人口密度:约92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7个社区、2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以镇东南山坪上的清代古建筑文峰塔而得名。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文峰镇位于陇西县东南部,总土地面积84.0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78万亩,平均海拔1682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46天。

行政区划:辖4个居民委员会,3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2043户,乡镇总人口76783人,乡镇从业人员38392人。

六通情况:1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24个村通公路,15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3所,医生25人,床位22张。有各类学校40所,教师612人,在校学生15319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8070万元,粮食播

+查看详细文峰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文峰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7月,文峰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陇西文峰塔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素有“旱码头”之称的陇西县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该塔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1985年

暖泉山遗址

暖泉山遗址位于陇西县文峰镇暖泉村西南500米。是一处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断面暴露有白灰居址。采集有:夹砂和泥质红陶片,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器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文峰镇。

1949年11月,紫来乡、翠屏乡、文峰镇合建为东山区。

1955年10月,设文峰镇。

年9月,为文峰公社文峰管理区。

1961年4月,成立文峰、东铺公社1964年5月,东铺公社并入文峰公社。

1965年5月,设文峰镇。

1970年8月,文峰镇并入文峰公社。

1980年8月,镇社分设。

1983年7月,文峰公社改乡。

1988年10月,并入文峰镇。

2004年6月,三台镇、宝风乡

+查看详细文峰镇历史沿革>>

李家龙宫
交通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介于交通路和自由路处,故而得名。2003年由交通居委和文峰居委合并为文峰镇交通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文峰镇管辖范围内。…[详细]

开发区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早期因地理位置位于文峰镇中心,地域有限,为使带动经济发展,故命名开发区社区居委会,隶属文峰镇管辖。…[详细]

站北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陇西火车站以北,故命名为站北社区。…[详细]

铁路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区在火车站及铁路附属单位周围,且该区域居住居民大多为铁路工人及职工,故命名为铁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东铺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距县城东三十里,史称东二十铺后简称东铺。…[详细]

塔坪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塔坪社区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崇文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崇文社区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孙坪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大约1866年),天水市有一个孙家堡,有一户孙姓人家来到此地居住,跟据地形情况,人们便把这个地市称作孙家坪。由于村委会会址一直都在孙…[详细]

尉家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尉姓人士最早在此长期居住,村里老人回忆,因此得名尉家店。…[详细]

小湾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间老人回忆,因地域而得名,由于地处在暖泉沟南面,故名。…[详细]

迎春堡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建村时原有堡子一座名为迎春堡,村民在其周围聚居,故而得名迎春堡村。…[详细]

安家门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居住本村安姓人多,故而得名安家门村。1954年改制为建新大队;1978年6月取名二十里铺;1983年取名安家门村,1983年7月文峰公社改为文峰乡,…[详细]

三十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三十铺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四十铺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四十铺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苟家山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苟家山村位于文峰镇辖区,早期时有苟姓人家落户于此,后来搬迁移走,故而得名苟家山。…[详细]

鄂窑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传很早以前曾有鄂姓人在此地建窑烧制陶器,村名以此而来。…[详细]

曲家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里面老人回忆,因辖区内有一座名为“曲家山”的山,所以命名为曲家山村。…[详细]

蒲兴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姓蒲的家族在这里定居,因该地形为一个避风湾里面,遂起名为蒲家湾,后建立村民委员会时,取名为蒲兴,寓意为蒲家人兴旺发达之意,沿用至今。…[详细]

火焰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本村坐落于火焰山下,故而得名火焰村。1954年为金庄大队、火焰大队;1963年合并为火焰大队;1983年取名火焰村,1983年7月三台公社改为三台乡…[详细]

三台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有座三台山,本村属于三台山角,故而得名三台村。…[详细]

戴家坪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本村老人介绍,很久以前该地有几十户村民全为戴家,民风淳朴,时人都叫戴家庄,后因山体滑坡,将戴家庄夷为平地,仅剩的几户戴家人也搬走了,后改名为戴家坪村…[详细]

三坪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坪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八盘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解放初期在所在地刘家咀山,开通公路盘山而上,有八盘之多;故而名为八盘村。…[详细]

乔门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居住本村乔姓人多,故而得名乔家门村。1949年曾属文峰乡,后隶属八盘乡、翠屏乡,人民公社后又归属文峰人民公社,后因成立三台公社而隶属于三台公社;19…[详细]

张磨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在所在地张家磨社有张姓人开磨房,故而名为张家磨村。…[详细]

黄家门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了解:民间老人回忆,因地域而得名,由于地处在原宝凤乡镇府南面的山峰上,故此,得名黄家门。…[详细]

荣丰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了解:民间老人回忆,因地域而得名,由于地处在原宝凤乡镇府南面山峰上,故此,得名荣丰。…[详细]

汪家坡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元朝时期,以汪世显为首的汪氏后代在不同的区域划分领地范围,部分汪氏后裔落户至现汪家坡所在地,随着时间推移,汪氏后代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大,将所居住…[详细]

中山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境内有一山梁叫中山梁,故此而得名中山村。…[详细]

马家渠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坐落在沟渠里,以马姓人为主故名。1958年公社化组建大队时沿用了绿林,为绿林大队,1966年至1970年曾改名为卫东大队,1971年因大队驻地在马…[详细]

桦林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桦林村坐落在桦林山下,由此得名。2004年7月前隶属宝凤乡桦林村,2004年7月撤乡并镇,属文峰镇桦林村至今。…[详细]

仙家门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定居于我村之人姓仙,故而叫仙家门村。…[详细]

东梁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了解:民间老人回忆,因地域而得名,由于地处在原宝凤乡镇府最东边的一道山梁上,故此,得名东梁。…[详细]

彭家山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了解:民间老人回忆,因地域而得名,由于地处在原宝凤乡镇府最西边的彭家山上,故此,得名彭家山。…[详细]


还有3个地名与文峰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文峰镇面积相当:
到文峰镇必去著名景点

文峰镇相关名人

陇西牡丹
  • 陇西钱肉陇西荞粉
  • 文峰镇民俗文化
    陇西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