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藉口镇 | 隶属:秦州区 |
行政代码:620502102 | 代码前6位:6205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2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0个行政村 |
因位于藉河上游两支流交汇处,夕阳口子之下而得名。
藉口镇位于秦州区西北部,东靠太京镇,南连牡丹镇、秦岭乡,西与关子镇接壤,北与北道区凤凰乡毗邻。距秦城区23公里。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927米,最低海拔1326米,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20.3℃,无霜期175天,年降雨量586.6毫米。籍关等公路穿越境内,交通便利。藉河、西源支流在境内交汇,水资源较为丰富。
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8900亩,森林面积22989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蔬菜、苹果、桃、梨、杏、西瓜等。该乡川地面积较大,灌溉条件较好,发展农业生产有很大优势。秦城区在境内建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发展农村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藉口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民国元年(1912年)后,境域分别由而立镇和铁炉镇所辖。
1949年后,属天水县十六区藉口乡。
1956年,合并藉口区,下设金河、中灵、放牛、藉阳、藉口5乡。
1958年3月,设立藉口公社。
1983年,改为乡。
1985年,划归秦城区。
2002年6月,撤乡建镇。
2003年12月,乡镇区划调,整铁炉乡并入藉口镇。
2005年1月,归秦州区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四十铺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白草滩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五十铺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牛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灵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三合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王家河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南峪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寨柯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埂子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炉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郑集寨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董家崖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缑家庄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建立在山坡之上,故名。民国时期称前坡村。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前坡村大队,属藉口区;1983年公社改乡后,前坡大队改为前坡村,设前坡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于北面山坡上,且山形像只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刘姓,宋姓人氏聚居,故名。2005年5月,撤刘家窑、宋家窑村,合并成立刘宋村,设刘宋村民委员会,属藉口镇,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因老聃西出函谷关途径此地曾在此牧牛,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许姓人氏聚居,且地处河边,故名。1949年后称许家河,属天水县十六区;1958年公社化时期,许家河改为许家河大队,属藉口公社;1983年撤社设乡,…[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宋朝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建村时,因此地有一座寺庙叫石泉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证,自宋朝大观年间(1250-1270年)王氏家族从陕西搬迁至此,挖掘窑洞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于当时所管辖的鸡凤乡(即现在的关子镇七十铺)的南部山岭,故而得名南岭村,后演化为南灵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属关子区。1949年后称马庄村;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马庄大队,属中灵公社管辖;1966年属藉口公社管辖;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在两个沟湾的汇合处,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1958年公社化后,湾合改为湾合大队,属藉口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后,湾合大队改为湾合村,设…[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时期,因村中有四座水磨,且地势较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落地处中梁山的南面,故名。民国时期称南寨,属而立镇。1958公社化后,改为南寨大队,属藉口区;1961年公社划小成立藉口公社,属藉口公社;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上小寨和下小寨两个自然村合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吴姓村民居住在山上,且居住地地势较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原为一片河滩,且当地产一种楯子得植物,故取名楯子滩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寨子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势较高,且村中设有磨坊,故名。2005年村组撤并,撤销杨家窑村,并入上磨村,设上磨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寨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半山坡,故名。民国时期属铁炉乡。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半坡大队,属铁炉乡,1983年公社改乡后,半坡大队改为半坡村,设半坡村民委员会,属铁炉乡…[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宋朝时期,村旁高山上有座寺庙,故名。民国时期属铁炉乡;1949年前称高庙;1958年公社化后,高庙改为高庙大队,归铁炉乡;1983年公社改乡后,高庙…[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集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杜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民国时期属铁炉镇;1949年前称杜家山;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杜家山大队,属藉口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后,杜家…[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朱姓,芦姓人氏聚居,故名。2005年村组撤并,撤销朱家庙、芦子湾,合并成立朱芦村,属藉口镇。…[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何姓,赵姓人氏聚居,故名。2005年5月,撤销赵家尧村、何家尧村,合并成立何赵村,设何赵村民委员会,属藉口镇,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东寨村和林家湾村两村合并,故称东林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曹姓,杜姓村民聚居,故名。1949年前称曹山村,属天水县十六区藉口乡;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曹山大队,属藉口区;1983年公社改乡后,曹山大队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