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娘娘坝镇 | 隶属:秦州区 |
行政代码:620502109 | 代码前6位:6205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万人 |
人口密度:约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8个行政村 |
传说明朝时金花圣母娘娘镇守过境内牡丹山,故起名娘娘坝。
娘娘坝镇位于秦州区南部,东接麦积区麦积乡,南邻徽县麻沿乡,西与平南镇,大门乡接壤,北于齐寿乡、北道区甘泉乡毗邻,距秦城区43公里。境内地势起伏较大,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169米,最低海拔687米。该镇地处西秦岭南麓,长江流域,地域广阔,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年最高气温33.6℃最低气温-21.4℃,年无霜期154天,年平均降雨量691.3毫米。国道316线贯穿全镇,并有娘李、樊罗、董甘、刘大四条公路穿越全镇,交通方便。境内有娘娘坝和钱家坝两条河流,娘娘坝河发源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的齐寿山,为嘉陵江的源头。
该镇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铝、铜、赤铁、硅矿产物,近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兴隆镇所辖。
1949年,设立天水县第十四区,下辖金池、沿川、白草3乡。
1956年,3乡合并成立娘娘坝乡。
1958年,与齐寿、李子、钱家坝合并成立娘娘坝公社。
1961年,分出齐寿、李子、钱家坝公社。
1968年,钱家坝和孙集公社部分大队并入。
1967年,改为红阳公社。
1981年,恢复娘娘坝公社。
1983年,改为乡。
1985年,划归秦城区。
2001年,撤乡建镇。
2003年10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钱家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舒家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云光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柳林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子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娘娘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柴家庄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家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南峪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金姓人氏聚居,且村旁有个小池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峪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座寺庙,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庙川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庙川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牛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峡谷口,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牛峡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牛峡大…[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家山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在娘娘坝以西的山谷中,故名。民国时期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西峪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西峪大队,属娘娘坝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孙集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寨大人多,故称大寨,后来有村民搬迁走,人口减少,改为中寨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曹姓,王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属兴隆镇管辖。1949年后称曹王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属娘娘坝乡;1…[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许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许家庄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许家庄大队,属娘娘坝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寨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于一个小山谷中,故名。民国时期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小峪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小峪大队,属娘娘坝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赵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峡谷口,故名。民国时期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赵峡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赵峡大队,属娘娘坝…[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一道山沟的沟口,故称作碓窝沟门,后改为称沟门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杜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属天水县第四区第五保。1949年属甘泉区李子乡;1953年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居住于一条长河边上,故名。民国时期属兴隆镇。1949年后称长河村,属天水县第十四区(娘娘坝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长河大队,属娘娘坝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白云寺旁,故得村名白云峡,后演化为白音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野生花草茂密,取名花园沟,现为花园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