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汪川镇 | 隶属:秦州区 |
行政代码:620502104 | 代码前6位:6205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9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8个行政村 |
因辖区汪姓村民居多,且政府驻地为平川,故得名汪川。
"汪川镇位于秦州区西南部,东靠大门乡,娘娘坝镇,南邻徽县麻沿乡,西与礼县宽川,白关乡相连,北与天水镇毗邻,距秦城区72公里。地势东高两低,形成一条狭长河谷地带。最高海拔1944米,最低海拔1520米,年最高气温35.1℃,最低气温-20.2℃,年无霜期为160天,年平均降雨量623.7毫米,境内汪川河、为西汉水支流。樊罗公路,汪苏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48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荞麦、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胡麻、葵花、苹果等。以苹果为主林果业在本乡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汪川每逢农历三、六、九为农贸集市日,上市商品以禽蛋、日杂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汪川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明清时,为成县上店里。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划归徽县为汪川镇。
1949年后,属徽县第六区管辖。
1958年,划入天水县,与大门、苏成、闫集公社合并为大门公社。
1961年,和大门、苏成、闫集公社分开,成立汪川公社。
1983年,改为乡。
1985年,划入秦城区。
2003年12月,乡镇区划调整,苏成乡并入汪川镇。
2005年1月,归属秦州区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成河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斜坡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柏沟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万庄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闫集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汪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闫沟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刘骆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一片杏树林中,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1949年后称杏树村;1958年公社化后,杏树改为杏树生产队,属大门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后,杏树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糜姓人氏聚居平川处,故名。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5年5月撤销周集寨、唐集寨,合并成立双集村,设双集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明朝有一户姓棉的农户搬迁至此,其儿子名棉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柏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属徽县汪川镇。1949年后称柏母村,属徽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柏母村改为柏母大队,属大门公社;1983年公…[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郑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民国时期属徽县汪川镇。1949年后称郑山村,属徽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郑山改为郑山大队,属大门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新建的村庄叫新寨而得名。2005年5月撤销老庄村、山庄村,合并成立新寨村,设新寨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石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民国时期属徽县汪川镇。1949年后称石沟村,属徽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石沟村改为石沟大队,属大门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柏姓人氏聚居,且四季阳光照射充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吕姓人氏聚居,且村庄较大,故名。民国时期属徽县汪川镇。1949年后称大吕村,属徽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大吕村改为大吕大队,属大门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刘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属徽县汪川镇。1949年后称刘斜村,属徽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刘斜村改为刘斜大队,属大门公社;1983年公…[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汪团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朱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2005年5月撤销翟山村、马湾村,合并成立朱山村,设朱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成姓,刘姓人氏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黄姓人氏聚居,且村旁有片柏树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条大河,河水清澈见底,故命名银河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柏姓人氏聚居,且村内早年间有一石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苏姓,成姓人氏聚居,故名。2005年5月撤销罗坡村、苏庄村、陈庄村,合并成立苏成村,设苏成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郭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民国时期属徽县汪川镇。1949年后称郭山村,属徽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郭山村改为郭山大队,属大门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公元1102-1106年)时,旁有七处大沟,故命名七沟村,后来更名为旗沟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