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泉镇 | 隶属:山丹县 |
行政代码:620725101 | 代码前6位:6207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6 | 邮政编码:734000 |
车牌代码:甘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2.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清泉镇因县城西有清泉河得名清泉镇。
清泉镇是一个乡镇企业、高效农业比较发达的经济强镇,地处山丹县城郊,辖20个行政村,58760人,面积102.58平方公里,耕地71915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4550元。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花岗石、石灰石、硅石、白云石、滑石、石荧砂、玛瑙、高岭土等。其中煤炭、花岗石、石灰石、硅石已形成开采规模,以建筑建材为主的乡镇企业达到280户;农业以井灌为主,80%的农田配套了U型渠和低压暗管,现有拾号沙产业示范区、西街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2个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高标准日光温室500座,温室蔬菜已形成规模,制种田面积5000000亩;以羊为主的畜禽育肥运销业发展迅速,年育肥贩运万
2024年7月,清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清泉镇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09年1月,清泉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山丹县清泉镇最初成立于1949年10月,原名龙山区,1958年设立为城北公社,1965年更名清泉公社,1983年设乡,1999年撤乡建镇,2005年3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城关镇、红寺湖乡并入清泉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县城北部故而得名。该社区1981年城北居委会从东街居委会划分出来,1996年城北居委会划分为城北,北街两个居委会,2001年山丹城关镇进行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有“汉明长城”经过而得名。该社区原名交通居委会,成立于1989年,隶属原山丹县城关镇;随人口增加,1996年交通居委会划分为交通,长城两个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山丹县城中心,位于县府街西侧,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文化街在文化局,故而得名。1996年成立东街居委会,2001年进行区划调整成立文化街社区居委会,原属城关镇管辖,2005年3月城关镇并入清泉镇更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山丹县城南部,与南关村接壤西临山丹县南大街,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城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世博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永宁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和盛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滨河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博兴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焉支社区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列巴滩位于县城东5千米处,地域以荒滩为主,1958年取名列巴滩,80年代更名为北滩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街村因地处县城东门,大部社员在此居住,因此起名东街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地处于该县城西面西大街横穿该村,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地处县城南端,故而得名。该村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由南湖村南关村分割为南关大队,60年代为南关大队,70年代改为南关村。1983年,清泉公社改称清…[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曾经有多处泉,形成约1千米的湖地处县城以南,故而得名南湖。…[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清泉镇南部嘹高山下依南山形成一个湾,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一社西部有两座桥,一座通向南湾,一座通向五坝沟,两座桥相距100米,因此该村就以此为标志,故而得名双桥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湖滩一处,内有水泉,故而得名。50年代改制为城北人民公社清泉大队。60年代改制为西湖人民公社清泉大队,70年代改制为清泉人民公社清泉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由四个自然村祁家店,北坡,吴家磨湾,刘家庄组成,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来的九号大队和拾号大队合并为拾号大队,后改称为拾号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清泉河为界,坐落正北,与南湾村对应,登高而望处在河水迂回之处,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郑姓村民居多1961年4月由城北大队变为郑庄大队,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民委员会由其前身郇庄大队演变而来,因郇姓人居住较多,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民委员会因地处县城北面,故而得名。1950年至1979年为清泉公社城北大队,1983年设立城北村村民委员会后,该村命名为城北村。1999年撤乡建镇…[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道光初,草湖头坝泉水干涸,迁民于此地,因境内有石龛石佛又名红寺洞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