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赛拉隆乡 | 隶属:天祝藏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20623202 | 代码前6位:6206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车牌代码:甘H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9人 |
人口密度:约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行政村 |
赛拉隆乡境内有赛拉隆河而得名。“赛拉隆”,藏语意为冰雹沟。
赛拉隆为藏语,意为冰雹沟之意。宽拉隆乡地处甘、青两省四县(永登、天祝、乐都、互助)交接处,南端与东坪乡相连,东端与永登县连城镇相连,西北部与乐都县马营乡和互助县嘉定乡相连,乡政府所在地盆子沟地处大通河西岸,距县城102公里,海拔2053-3615.8米。境内是独特而奇异的地形地貌,落差极大的海拔形成了小区域各异的气温,造就了山顶白雪皑皑,炎天飞雪,峡谷柳暗花明,莺歌燕舞的奇妙景象。并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浓郁的佛教文化与淳朴有趣的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全乡所辖吐鲁、皮袋湾两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和一所寄宿制小学(赛拉隆小学),现有人口60户,299人。藏族247人占总人口的82.6%,总面积1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赛拉隆乡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元代时期,赛拉隆乡境域属庄浪县。
明代时期,庄浪县改庄浪卫。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庄浪茶马同知管理。
民国元年(1912年)后,由平番县管辖,属甘凉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庄浪茶马理番厅管辖。
1949年,属永登县。
1956年12月,由永登县划入天祝县。
1958年12月,为东风牧场。
1962年7月,划入土城牧场。
1971年8月,设皮袋湾牧场。
1983年8月,改设赛拉隆乡,属莫科区。
1985年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皮袋湾”因此沟中地形像皮口袋,故名。解放前属永登县连城乡,1956年划归天祝县管辖属赛什斯乡,1958年为皮袋湾生产队属东风牧场,1962年属土城牧…[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吐鲁”因沟内出行道路是一条土路,取名土路,后改用谐音“吐鲁”。…[详细]
白牦牛生长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只有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蓄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地的生态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其他家蓄难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