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

地名:赛什斯镇隶属天祝藏族自治县
行政代码:620623105代码前6位:620623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车牌代码:甘H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4704人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赛什斯镇因境内曾有藏族部落赛什斯而得名。赛什斯,藏语意为“金色的长城”。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赛针斯镇位于县城西南60公里处,总土地面积61.05万亩,耕地面积3.45万亩。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421毫米,年均气温2.6℃,全年无霜期8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277户,乡镇总人口14146人,乡镇从业人员7980人。

六通情况:11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9个村通电话,7个村通自来水,6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0所,在校学生2226人,教师116人。有医院、卫生院20所,医生26人,病床34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408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347

+查看详细赛什斯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赛什斯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天祝东大寺

东大寺位于天祝县城西南部的赛什斯镇,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修建,有500多史上萨迦派、高僧到过该寺,并赠送大量佛经、佛像、佛塔,使寺院逐渐兴盛起来。现存的鲁家囊欠,是天祝最典型的佛寺古建

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赛什斯镇境域属庄浪县。

明代时期,庄浪县改庄浪卫。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庄浪茶马同知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后,由平番县管辖,属甘凉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庄浪茶马理番同知。

民国二十五(1936年),属永登县连城镇。

1949年10月,为永登县赛什斯藏族乡、古城乡。

1956年12月,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属莫科区。

1958年12月,为古城公社的古城大队、克岔大队和土城牧场。

19

+查看详细赛什斯镇历史沿革>>

乌鞘岭风景区
古城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管辖赛什斯镇政府驻地机关居民而得名。“古城”明朝中期,在永登县设立鲁土司衙门,为便于管理,土司衙门设立十二个城,其中古城就是其中之一。赛什斯镇原为古…[详细]

先明峡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先明峡”建有藏传佛教寺院“先明寺”(藏语称噶丹达吉林,意为先明寺具喜兴旺洲。)的峡谷。“先明”系藏语赛木尼,为部落名称。…[详细]

拉干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区域内有大小拉干居民点而得名。“拉干”宋朝中期,该处就成为当地藏民放牧的圈湾,圈湾,藏语称“拉儿干”简称拉干。…[详细]

土城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土城居民点而得名。“土城”土堆积而成的城堡。…[详细]

野狐川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野狐”早年在此地人烟稀少,狐狸较多,当地人把狐狸俗称野狐,有狐狸的川之意。…[详细]

下古城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朝中期,在永登县设立鲁土司衙门,为便于管理,土司衙门设立十二个城,其中古城就是其中之一,1985年村民为便于区分上下古城之分,以南北走向的红喇嘛(丹…[详细]

麻渣塘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麻渣塘”解放前,该地养殖马匹较多,故命名为马站蹚,解放后改名为麻扎塘,现改为麻渣塘。…[详细]

阳洼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阳洼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克岔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克岔”藏语名为“喀嚓”,意为大垭豁,后谐音为克岔。…[详细]

大滩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滩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上古城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中期,在永登县设立鲁土司衙门,为便于管理,土司衙门设立十二个城,其中古城就是其中之一,1985年村民为便于区分上下古城之分,以南北走向的红喇嘛(丹…[详细]

东大寺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大寺”藏传佛教寺院,藏语全称大通贡钦贴散达吉林,意为大通大寺闻思兴旺洲。因寺院建在大通河或连城东部水磨沟而名。…[详细]

赛什斯镇特产

天祝白牦牛

白牦牛生长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只有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蓄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地的生态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其他家蓄难以利用的

到赛什斯镇必去著名景点

赛什斯镇相关名人

赛什斯镇特产与美食
赛什斯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