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抓喜秀龙镇 | 隶属:天祝藏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20623130 | 代码前6位:6206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车牌代码:甘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5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77人 |
人口密度:约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抓喜秀龙,藏语,意为吉祥富饶之沟。
抓喜秀龙镇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处,东北靠安远镇,东连打柴沟、炭山岭二镇,西接青海门源县,北依哈溪镇,面积459.2平方公里,有农牧户1087户4588人。其中藏、土、汉、满、回等少数民族占64%。乡政府驻抓喜秀龙滩。
抓喜秀龙,藏语,意为吉祥富饶之沟,为清代五世0命名。建国前属永登县天祝乡所辖,建国初属天祝县自治区第7乡。1952年为永丰乡,1958年成立抓喜秀龙公社。1966年抓喜秀龙公社改为永丰公社,1966年 永丰公社并入乌鞘岭公社,1983年4月成立抓喜秀龙乡。现辖代乾、红圪塔、南泥沟、炭窑沟、永丰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
抓喜秀龙乡地处乌鞘岭-歪巴郎山
2024年3月,抓喜秀龙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1961年,设抓喜秀龙公社。
1963年,合松林、抓喜秀龙、白塔、安远、青河、龙沟为永丰区。
1985年10月,撤区,设抓喜秀龙乡。
2024年3月,撤乡,设抓喜秀龙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永丰”取自汉字,为永远丰收之意。1952年属天祝自治区一区永丰乡管辖,1958年为永丰大队属乌鞘岭公社,1983年为永丰村属永丰区抓喜秀龙乡,198…[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炭窑沟”山沟里有采煤炭的窑洞故名。1952年属天祝自治区一区永丰乡管辖,1958年为炭窑沟大队属乌鞘岭公社,1983年为炭窑沟村属永丰区抓喜秀龙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抓喜秀龙镇的上部叫代乾,“代乾”为藏语译音,意为福乐安康。历史上这一带属于莫科部落的草原,人称“前山莫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代乾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泥沟”原意为烂泥沟,后转化为南泥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