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

地名:三岔镇隶属镇原县
行政代码:621027103代码前6位:621027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4 邮政编码:745000
车牌代码:甘M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7万人
人口密度:约5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三岔镇因蒲河、白家川河两河在境内交汇,古时因交通阻隔,故取名三岔。

基本介绍:

三岔,地处安家川河,白家川二水汇合处的浦河源头北岸,故取名三岔。

三岔镇位于镇原县北部,距县城84公里。辖13个行政村,1.7万人。土地面积240平方公里,耕地9.56万亩。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糜谷、高梁、洋芋等,农村经济形成了杏果、黄花、烤烟、油料、畜牧等系列开发的新格局。

1935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率领中央红军长征驻此地。刘志丹同志派陕北红军在此迎中央红军,并给毛主席送来了他的亲笔信。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最早接头的地方。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三岔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三岔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三岔毛泽东同志长征驻地旧址

三岔毛泽东同志长征驻地旧址位于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高湾村,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现存天主教堂建筑1座,窑洞5孔。天主教堂始建于清代,土木结构,面阔三间,长10.4米,进深1间,宽6.4米,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镇原县第一区马渠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陕甘宁边区镇原县第六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设三岔区,下设三岔乡。

1958年,撤区存乡;同年10月,改三岔公社。

1980年12月,公社改乡。

1985年7月,乡改镇。

镇原县博物馆
高湾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高姓村民最早建村,且地处山湾处,故名。…[详细]

周家庄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朝末期,此地居民多以周姓村民居多,故名。…[详细]

肖园子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久居肖姓人家,且有一果树园子,故名。…[详细]

米家川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处米家川河北岸川台上,且米姓村民居多,故名。…[详细]

寺庄湾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内有座寺庙,且地处山湾处,故名。1942年属陕甘宁边区镇原县政府第六区,1949年8月属三岔区;1958年9月称寺庄湾生产大队,属三岔公社;19…[详细]

榆杨湾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在很早时有大片榆杨树,且地处山湾处,故名。…[详细]

安岔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多为安姓人家居住,且又地处路岔口出地,故名。…[详细]

石咀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山峰以石头居多,故名。1940年3月属陕甘宁边区镇原县政府第二区(柳州区)石咀乡,1949年8月柳州区撤销,所属石咀乡并入三岔区,1958年9月…[详细]

董渠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居住董姓村民较多,且地处凹槽“渠”状,故名。…[详细]

大塬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代时吴姓村民在此居住,且此地四面环山,中间平埫,故名。…[详细]


还有7个地名与三岔镇同名:

查看全部8个三岔镇>>


以下地名与三岔镇面积相当:
到三岔镇必去著名景点

三岔镇相关名人

三岔镇特产与美食
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 镇原县各乡镇地名由来ist/8/zhenyuanxiansanchazhengecunshequdimingyoulai.html" class="blue">镇原县三岔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 镇原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