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

地名:白渡镇隶属梅县区
行政代码:441421115代码前6位:441421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000
车牌代码:粤M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58万人
人口密度:8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据传因白渡镇境有白濮前市,当地石窟河渡口有一座白墓,群众讳“蓦”字,故称白渡。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白渡镇人口数量为1.58万人,位列梅县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

2024年1月,白渡镇被授予2024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白渡是一个土地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自然风光秀丽的小镇,她位于梅县的东北部,距梅州市市区仅24公里。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资源,风光如画的石窟河贯穿其中,美不胜收;白渡已探明的自然资源有金、银、锑、锰煤、石灰石、瓷土等。交通环境有205国道、国防战备公路、雁白公路、平白公里编织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优势。白渡自古以来民风纯朴、集市繁荣:白渡圩、嵩山圩、悦来圩三圩循环,十日九圩热闹非常,系梅县各乡镇中为此独有的特色,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情。这里有驰名海内外的传统特色食品“白渡牛肉干”、毫无污染的石窟河河鲜、知名度很高的优质金柚;更有蓬勃发展的养猪业、山地养鸡、优质水

+查看详细白渡镇概况>>

文化旅游:

宋湘故居

宋湘故居,位于梅县白渡镇创乐村象湖村民小组,共有三堂二厅二廊二十六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因其地堡后山象形山,山前是一片湖

悦来凹下山新居

悦来凹下山新居位于梅县区白渡镇悦来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悦来凹下山新居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悦来敦尚楼

悦来敦尚楼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悦来村,年代为民国,属于古建筑。2024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悦来敦尚楼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代前,属程乡县(今梅县)怀仁乡。

明初,属程乡县龟浆都。

清康熙年间设堡。

民国期间,分别为梅县第十区、第四区、第三区和梅县直辖。

1949年6月,梅县解放后,镇境设白渡区,梅屏区。

1950年3月,撤销梅屏区,并入白渡区,辖白渡、嵩山,梅屏内,梅屏外4个乡。

1958年,成立白渡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撤社建区。

1987年4月,改称镇。

雁南飞茶田景区
圩镇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圩镇社区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建桥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旧时称建新村;因新中国前过南洋谋生的人多、华侨多,改称建侨村。…[详细]

嵩灵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嵩山有一福地叫五显宫。据说该宝刹神祗灵验,香火鼎盛,故名。…[详细]

径上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径上村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嵩溪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两条溪水从该村中流过,故名曰“双溪”,“双”与“嵩”近音,又是嵩山组成部分,故名。…[详细]

峰溪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峰延绵,溪水纵横,故名。明朝时隶属程乡县龟浆都上半图,清朝时隶属程乡县龟浆都上半图嵩山堡,民国20年(1931年)隶属梅县嵩山乡,1950年隶属白…[详细]

公珠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梅坑(今梅大村)与珠坑,总称三坑谢,因公珠村两边都是丘陵,中间是谷地,故名。…[详细]

凤岭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候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有凤凰栖息此地,故名。…[详细]

桃柳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农业合作社运动时期,位于石子岭水库库区的自然村桃鳞岗和柳溪村两村合并,故名。…[详细]

江南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曾叫高蓝作下,古时因高姓的人迁居到此而得名,“江南”由高蓝作下演变过来,后人按谐音字而改“高”为“江”,“蓝”改“南”,故名。…[详细]

梅大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初期把梅坑、大坑头(大坑头包括后来的勺半步村)合并,故名。…[详细]

半步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由白渡圩镇到该自然村走羊肠小道路程刚好半步(即5里路),故名。…[详细]

长田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该村小学名而得村名。长田小学:旧时叫“立民学校”,曾是方方、古大存革命活动根据地,五十年代取名叫“长田小学”,该村的村名则取长田村,故名。…[详细]

创乐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该地区有两所学校即创兆学校(1904年由教育家丘逢甲爿先贤亲自督办的)和乐群学校(即纪念宋湘在惠州丰湖书院举办的乐群堂得名)合并为创乐学校,校址设…[详细]

蕉南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称焦赖村,住过陈、杨、郑、焦、赖、郭等姓人,因焦、赖二姓人较为势众,故称为焦赖村;后来郭姓人丁渐旺,焦赖二姓只好搬迁他乡,全村只剩郭姓一个姓氏,但习…[详细]

伟彩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古时分“围下村”与“寨下村”,新中国成立后村中文人把“围下”改为“蔚霞”,寨下改为“彩霞”。土改时期将两个村合成一个村,故名。…[详细]

赋梅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知该村凡宋姓祖堂屋所贴对联都是“赋梅相国,编竹元家”,故名。…[详细]

白渡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旧时,为方便本地百姓过河,广东才子宋湘萌发善心,捐款购置了一艘木船,雇了一名船工,工资由宋湘出,有行人搭船过河一律免费,故名。…[详细]

沙坪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地处石窟河,河边细沙沉积,形成沙滩,故名。…[详细]

悦一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原是悦来的一部分,地处樟树坪,新中国后土改时从悦来分出,故名。…[详细]

汶水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该村古时候非常缺水,曾有个仙人路过此村,问一村妇能否给点水喝,时逢干旱,但善良的村妇还是从房缸中,舀了不清不浊的半碗水,仙人感动,故点了一眼泉水,…[详细]

罗寨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形似“竹箩”,相传元朝末年有一姓罗通判官曾在此立寨驻守,故名。…[详细]

瓜州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形似瓜形且该村座落在河岸边,故名。明朝时隶属程乡县龟浆都一图,明崇祯六年(1633年)始设镇平县(蕉岭)时隶属镇平县,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又…[详细]

悦来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石窟河边,是水防交通要道,旧时当地人在此开有一间小店,名叫“悦来客栈”供过往来人吃住,故名。…[详细]

三和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白渡河下游,练洲、白沙和归龙坑三个自然村的居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故名。…[详细]

白渡镇名人

宋湘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象湖村人。7岁入蒙馆,从师就读。9岁能文,出口成章。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年)应嘉应州童子试,名列榜首。次年应童子科试,又居第一。乾隆三十五年至


以下地名与白渡镇面积相当:
到白渡镇必去著名景点

白渡镇相关名人

白渡镇特产与美食
白渡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梅县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