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城街道 | 隶属:郸城县 |
行政代码:411625003 | 代码前6位:4116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6.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社区 |
地处郸城县城新区,故名。
新城办事处是2006年1月18日经周口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是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县财政局、教体局、武装部、安全局、民政局、邮政局等100多个单位在新城辖区内办公、辖区总面积16.95平方公里,总人口28793人(其中:城镇居民11000人),耕地面积16938.81亩。
辖罗堂、张号楼、闫庄、杨庄、前罗堂、响盘庄、丁寨、丁老家、孔桥9个居委会。
罗堂居委会辖罗堂、小罗庄2个自然村,人口1497人,耕地面积1446.42亩;
张号楼居委会辖张号楼、丁黄庄、小黄庄、小徐庄4个自然村,人口1583人,耕地面积1031.6亩
2024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新城街道上榜。
2006年从原城关镇划出洺北、洺南、新城,设新城街道,属郸城县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张号楼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闫姓人首居于此,故名闫庄。1951年4月属鹿邑县郸城区,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郸城区。1956年4月属郸城县城关镇。1962年…[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罗姓人从罗屯(今属胡集乡)迁此定居,在村东盖一座祠堂,因前面有一罗堂,故名后罗堂。…[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丁老家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康熙年间,孔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因在村北洺河上有一座桥,取名孔桥,又名孔庄。…[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丁寨原名柘丘寺,以庙取村名。柘丘寺是五代时大梁王朱温的箭墓。清末,迁来丁姓人,后为防匪筑寨,取名丁寨。…[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初,此地是后张大楼(今属城郊乡)之一响场,后张大楼人口增多,分居迁此,故名响盘庄。…[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罗姓人从后罗堂(今属新城街道)分居在此地,因在其前面,故名前罗堂。…[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杨庄原名杨老家、老婆杨庄。民国时期,有一年,鹿邑县长(当时属鹿邑)让县大队一个班长带一班人下乡催粮,来到。村里的青壮年怕被抓了当壮丁,年轻人都躲了起来…[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福厚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福星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秀水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教育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春风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秀湖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