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虎岗乡 | 隶属:郸城县 |
行政代码:411625201 | 代码前6位:4116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81.4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3万人 |
人口密度:约89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鹿邑县志》载:“虎头岗……岗匝一里,蹲踞如虎形。”从吴台的岳桥到虎头岗东南西北为一岗岭,九里十八岗,象虎形,该村座落在虎头上,故名虎头岗乡,简称虎岗乡。
虎岗乡地处郸城东北部15公里处,西临商临公路,北靠鹿邑县的生铁冢镇,东部东南部和我县的汲水乡宁平镇相连,南部和城郊接壤,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辖区内没有重要公路通过。全乡有耕地7万多亩,人口7.5万人,辖22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它们分别是:路集、李排、王庄、梁老家、段岭、白庄、孔庄、伏赵、王寨、常营、小周、王堂、连堂、宋庄、刘老家、腰刘、梁庄、刘寨、杜庄、杨庄、后赵、虎岗。
全乡辣椒种植面积年均突破2万亩,成为豫东最大的辣椒生产集散地;种植棉花年均3万亩;经济效益年均3600多万元。
以永达面粉厂为依托,每年发展订单
1951年4月属鹿邑县六区,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
1952年分属郸城县二区、三区。
1956年划为中心乡。
1958年归属七一人民公社。
1961年建小公社,仍属吴台区。
1965年析吴台、汲水、宁平3公社部分大队建立虎头岗公社。
1983年改为虎头岗乡,简称虎岗乡至今。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道光二十年(1840),名叫雪家大集。每逢下雪,村西北角一土坑内有神仙足迹,人以为奇,取村名为雪集。清光绪年间,太平军转战于此,曾筑寨防犯。清康熙《…[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白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取名白庄。后白姓绝,又迁来杨姓、李姓在此定居,村名未改,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常营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虎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年间,此村是虎岗的外庄子地,村北有庙堂,连姓人从大连(今属淮阳县)迁此居住,取名连堂。…[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孙姓人从罗河(今属鹿邑县)迁此定居,故名孙庄。后孙姓绝嗣,现有李姓人在此定居,村名未改。…[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姓人首居于此,取名小朱庄。后朱姓人绝嗣,宋姓人迁此,改名宋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住在伏王庄(今属虎岗乡)的后花园内,取名伏赵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先人少妇寡居,只一子终生守节。当地村民为其建守节牌坊一座,因李姓人首居于此,故名李牌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一祠堂,取名王堂。…[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原名刘庄。杨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来,后杨姓人绝嗣,迁来申、罗、晋姓等,因南北各有一刘庄,此村居中间,故名腰刘庄。…[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原是陈姓人的庄户地。周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因村小,取名小周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杜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首居,当地有两家,一家居前,一家居后,取名为前、后杜庄,此村居前,故名前杜庄。简称杜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元代,梁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首居,后人丁兴旺,分居虎岗(今属虎岗乡)、梁张庄(今属虎岗乡)、路集(今属虎岗乡)、杜庄(今属虎岗乡)等村,他们尊称此村为…[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十六年(1890),王姓人从山东枣林庄首迁贾滩(今属鹿邑县),后迁于此,故名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赵氏两兄弟从山东枣林庄迁于此,分别住前、后二村,取村名前、后赵庄,此村居前,故名。现赵姓人绝嗣,王姓人来此定居,村名未改。…[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段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首居,村西北角有一小庙,庙前有东西向土岭,故名段岭。…[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杨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首居,故名杨庄。…[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路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首居,取名路庄。后集市从李小集(今属汲水乡)迁于此,改名路集。…[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年间,王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清道光末年,村民筑寨,故名王寨。…[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原名王白寨。清康熙年间,刘姓人从褚城县(今属山东省青州府)迁刘老家(今属虎岗乡)定居。王白两家拥有大量的土地,骡马成群,十分富有。刘家的祖…[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梁姓人从梁桃园(今属虎岗乡)迁此首居,取村名梁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刘氏祖先从山东枣林庄迁于鹿邑南雪集(现为虎岗乡),后迁此定居。因人丁兴旺,分居外迁到20多个村庄,为纪念此地,取名刘老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