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大李庄乡

地名:大李庄乡隶属扶沟县
行政代码:411621204代码前6位:41162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47.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1万人
人口密度:约31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代称张楼。李姓于明末从六上小李庄迁此居住。清代中期,人口增多,因村西有座轩辕庙,改村名为轩辕庙李。1938年黄水后轩辕庙被淹没,李姓水后返回,改村名为李庄。后因东南有一村也为李庄,该村聚落较大,为区分将此村改称大李庄。

基本介绍:

扶沟县辖乡。1950年建轩辕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更名大李庄乡。位于县城北。面积47.4平方公里,人口2.4万。扶(沟)郑(州)、扶(沟)开(封)公路交会穿境。辖高河套、六上、高庄、大张、冯老庄、大李庄、沈家、何家寨、任庄、中营、高河沿、刘庄、邵口、常岗、潘庄15个村委会。工业以粮油加工、玻璃钢套、汽车修理、酿酒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棉花。温室大棚(香菇、黄金瓜、蔬菜)、林果业、饲养业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1912年属中区(关帝庙)。

1949年属吕潭区。

1958年设立轩辕人民公社。

1959年撤销轩辕人民公社,分属城关人民公社、包屯人民公社。

1961年重建轩辕人民公社,属城关区。

1965年改为轩辕大队,属包屯公社。

1975年析包屯公社南部、城关公社北部,设立大李庄公社。

1983年改为大李庄乡。

扶沟县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李庄明代叫张楼。李姓于明末从六上小李庄迁来。清中期发户,人口增多,因村西有座轩辕庙,称轩辕庙李。1947年黄水后,轩辕庙被淹没。李姓大部迁回村中,故…[详细]

河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称轩辕王家。明永乐年间,高姓先祖高大功从东明县迁此建村,因建在马家河与双洎河交汇处,故称高河套。…[详细]

七里河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因临河,且距县城七里,故名七里河。…[详细]

冯老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因杜姓坟地在此,又是富户,称杜老庄。1950年土地改革时,因冯姓居多,改名冯老庄。…[详细]

沈家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沈姓原住门楼李村,清代迁出,在此建庄得名沈家。1951年土改时,曾和张庄、门楼李合为一村,叫三合村。1962年分开后仍称沈家。…[详细]

何家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称轩店,村北二里有何店。当时地处交通要道,何玄德在此开店,为保平安,共同商定,在此修寨,取名何家寨。清末,黄道会起义,四方又联合修筑加固寨墙,改名…[详细]

皂角树李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李姓从扶沟晋岗李村迁此建村,因村内有一株大皂角树,故名皂角树李。…[详细]

任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任姓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称任庄。至明末任姓一部又迁往东北建一村,亦称任庄。1983年为区分北边的任庄,改称南任庄。…[详细]

中营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屯兵扎营,故有东营、中营、西营之分。居中,故名中营。…[详细]

河沿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该地条河,由北向南流经此处,沿河两岸高姓和葛姓建村而居,因高姓多故名。…[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刘氏于明万历年间,从扶沟县城东北下刘村迁此定居,称刘庄。…[详细]

邵口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马家河流经村边,村有渡口,村人皆姓邵,故名邵口。…[详细]

常岗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春秋时有兄弟二人,一占白亭城,一占郁岗寨,郁岗寨古时叫固王城(又称太极寨),因固王城与常岗相距甚近,首尾相连,又叫城二岗。因“城二”与“常”谐音,后演…[详细]

潘庄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潘姓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潘庄。…[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李庄乡面积相当:
到大李庄乡必去著名景点

大李庄乡相关名人

大李庄乡特产与美食
扶沟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 大李庄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 大李庄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 扶沟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