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太山镇

地名:太山镇隶属获嘉县
行政代码:410724108代码前6位:410724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车牌代码:豫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2.2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5万人
人口密度:约41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传古时此处土丘突然升高,村民以为地气风脉,上报官府,朝庭拨银修天齐庙镇压。无果,遂将天齐庙改为太山庙镇之,因此太山庙名声普传。故名太山庙,演为太山。

基本介绍:

获嘉县太山乡位于获嘉县南10公里处,东与新乡县小冀镇毗邻,南与亢村镇,大辛庄乡接壤,距省会郑州市50公里。境内有“薄口”公路可直达省会郑州,新建的“安王”路与“汲詹”路相连,共产主义渠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交通水利条件优越,生态及土壤条件良好。

太山乡辖16个行政村,2.5万口人,3.5万亩耕地,素有“蔬菜之乡”的美称。自宋朝年间就有“太山庙的黄瓜进过京”、“荤汤白菜”等美誉。近年来,该乡的蔬菜产业、民营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2000余亩,品种发展到80多个,年产优质黄瓜20000吨、无公害大白菜68000吨,产品远销北京、河北、山东等地。

2002年,万亩无公

+查看详细太山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太山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7月,太山镇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玉帝庙戏楼

玉帝庙戏楼(清·太山镇西寺营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戏楼前檐下及东、西山墙,后墙外侧,向四周各扩出2米。

石佛像

石佛像(唐·太山镇太山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该碑为基础,四周向外扩出5米。

周文王冢

周文王冢(西周·太山镇大张卜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冢的占地面积为基础,四周向外扩出30米。

历史沿革:

1938年为获嘉县第二区。

1940年属亢村区。

1945年属第二区。

1948年为五区。

1952年设立小乡。

1956年设太山庙中心乡。

1958年成立太山庙公社。

1983年改设太山乡。

2005年撤销丁村乡,并入太山乡。

2024年撤太山乡,改置太山镇。

获嘉县 武王庙
太山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初名小呈玉村(其名称来历含义失考)。因有泰山碧霞元君庙得名。传古时在今村西北有一小崔庄,东南有周巷,后因小崔庄失火被焚,住户合于周巷。后因地势突然升高…[详细]

辛章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建村,名辛章,此处原有一石碾盘背面刻有“辛章村”三字而得名。清同治年间,因村四周筑寨,曾名辛章寨。1948年更为今名。…[详细]

北小庄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为沙荒之地,约在150年前,沙窝营左龙贵迁此开荒种田。后亢村、刘固堤等村人迁此定居,因人少庄小,且在亢村之北,故名北小庄。…[详细]

沙窝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黄河故道在县南三十五里处。曾在亢村、郭堤之间决口,淤有沙土一片,方圆数里。宋末元初,忽必烈侵犯中原,曾与宋军在此作战并扎营。明正德、嘉靖年间山西洪洞…[详细]

西寺营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时有一老妪住此,人称刘氏,又因此地扎过兵营,故名刘氏旗营。明永乐年间,张、时、周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刘氏去世后,时姓人丁增多,遂以姓取名西时…[详细]

东寺营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刘氏自禹州陕县迁此,曾以西邻刘氏旗营取名东刘氏旗营。后因张姓居多,遂更村名张家营。民国时期更为今名。…[详细]

塔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在明朝村处曾有一个大寺,院内竖有一高塔,至明末寺废留塔,幼儿常在塔下玩,有一天塔倒了,但是幼儿没有受伤,巧在一个凹洼处,群众感到奇特,便以塔儿洼取名…[详细]

程操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名陈草。据古时周围村庄多为兵营之地,因为存放粮草重地得名。后因村名不雅,民国时期更为今名。…[详细]

胡郑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郑家庄与胡旗营两村合并为一村,取名胡郑庄。…[详细]

程遇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1403-1424),洪洞迁民中有张氏二弟兄,中途失散,弟以经商为名,到处找兄,幸在此路遇,故名。…[详细]

富民官庄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赤土官庄,因此地土质红粘而得名。清道光年间,知县熊世宏巡行至此,闻其村名,认为不雅,遂提议更名为富民官庄。…[详细]

罗旗营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罗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又因此地曾扎过营,故名。…[详细]

东古风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宰相娄思德之裔娄宗(原武长安乡人)于宋政和元年迁墓于周巷(今太山庙),引起地势变化(平地起峰)。为镇压这股风脉地气,在周巷修庙,此地立村名东固峰,…[详细]

晁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名晁庄,系以姓得名。清时和晁庄合并,村名晁李家庄。民国时期又与马庄合并,更名晁李马庄。易名三民乡。1961年三村分开,更为今名晁庄。…[详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名李庄,系以姓得名。清时和晁庄合并,村名晁李家庄。民国时期又与马庄合并,更名晁李马庄。1961年三村分开,更为今名。…[详细]

曹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曹氏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芝麻岗迁此,以居民姓氏而得名曹庄。…[详细]

韩小营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名陈杏营,清代因韩、冯二姓人丁增多,更名冯韩小营,1948年后更为今名。…[详细]

王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氏从焊锡洪洞县迁此,以姓得名。1958年建王庄生产大队,属太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王庄村民委员会,属丁村乡。2005年属太山乡。2024年属…[详细]

孝合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获嘉县志》载:在清朝称“孝鹤村”,至民国改称“孝合”。相传孝合原属陈孝(古兵营)一街,名称系因今村西头曾有一寺院叫“孝合寺”,以寺得名孝合(曹庄有传…[详细]

大张卜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张卜村是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太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陈孝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初大将陈孝曾在此扎营,故名陈孝营,1949年后,简称陈孝。…[详细]

董庄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建村,原名董家庄,以姓得名。1948年简称董庄。…[详细]

丁村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住户于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此,当时称“门村镇”(原意失传)。后因有官员上贡皇杠,经此被劫,当朝传旨抄村,因而南迁到此,重建村落,因新村街道形成了丁字,故名…[详细]

马庄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马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为最早,系以马姓得名马庄。经一次普查,因与史庄镇有重名,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更名为南马庄。…[详细]

王石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水北调时祖籍南阳市浙川县老城镇王岭村、石沟村搬迁至此,两村合并,故名。…[详细]

武贾洲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武姓、贾姓最早居住,以姓得名。2024年6月17日由南阳淅川迁移至此,袭用原名。…[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太山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太山镇面积相当:
到太山镇必去著名景点

太山镇相关名人

太山镇特产与美食
获嘉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