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山街道 | 隶属:郏县 |
行政代码:410425001 | 代码前6位:4104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5 | 邮政编码:467000 |
车牌代码:豫D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9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社区 |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郏县曾称龙山县,故名。
郏县龙山街道办事处驻县城西大街69号,位于县城中部偏南,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3公顷,共辖14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9.18万人。辖区内名胜古迹有文庙、大成殿、文奎楼、山陕会馆等,交通便利,省道洛界公路和郑南西线在此交汇,由龙山大道向东可直达郑尧高速,至各乡镇均有省级公路相通。
近年来,龙山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郏县建设“特色经济县”、“生态宜居县”两大工作重心,紧扣“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社区建设、安全稳定”四项重点工作,制定了“以城市建设统揽工作全局,以旧城改造工作为抓手,促进全街道经济社会全面繁荣”的工作思路和“一年大变样、三年变大样、五年建新城”
2024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龙山街道上榜。
文化旅游:
郏县烈士陵园位于郏县龙山街道郝楼村,年代为1955。2024年2月,被公布为平顶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马燧墓位于郏县龙山街道南关街,年代为唐。2024年2月,被公布为平顶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郏县古城墙遗址位于郏县龙山街道天明街,年代为明、清。2024年2月,被公布为平顶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秦置县。
清代设在城保。
1929年属中区。
1934年设一区(城关)。
1947年设城厢镇。
1948年置城关镇、属一区(大屯)。
1951年改称七区(城关)。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
1982年改称城关镇,属郏县。
2009年设龙山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在县城西部故名。清代属在城保。1929年属中区。1934年属一区(城关)。1947年属城关镇。1948年属一区(大屯)。1951年属七区(城关)。1…[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在县城东大街东段故名。清代与民国期间在东关街设保。1934年是一区(城关)。1947年属一区(大屯)。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5年更名为东街…[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县城东部故名。清代属在城保。1929年属中区。1934年属一区(城关)。1947年属城关镇,属一区(大屯)。1951年属七区(城关)。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中心街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龙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大观堂街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龙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理位置自北向南在县城主街南,命名南后街。…[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小东门街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龙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在县城南部故名。清代属在城保。1929年属中区。1934年属一区(城关)。1947年属城关镇。1948年属一区(大屯)。1951年属七区(城关)。19…[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崇文街,因该区域有原郏县高中、郏县二高、职业中专等学校较集中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在县城西部,得名西关街。清代属在城保。1929年属中区。1934年属一区(城关)。1947年属城关镇。1948年属一区(大屯)。1951年属七区(城…[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在县城北部故名。清代属在城保。1929年属中区。1934年属一区(城关)。1947年属城关镇,属一区(大屯)。1951年属七区(城关)。1958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朝阳街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龙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华街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龙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临近县城迎宾大道,该道路处于通往平顶山的主干道而命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