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田新村 | 隶属:轵城镇 |
行政代码:419001102247 | 代码前6位:41900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U | 行政级别:村 |
据清乾隆《济源县志·古迹》载:“毛田村,早在春秋时期,为毛公的封地因‘毛公采邑’而得名。”又据《邵原镇志》载:“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邵原因地近东都,多有诸侯采邑。如毛田,其实就为毛公的采邑地。”又古时有一姓毛的官员,路过此地时得急病猝死,因尸体托运不便,村人将他就地掩埋,人们称他的坟为毛公坟。坟位于田间,故取村名为毛田。毛田村原为邵原镇所辖,因黄河小浪底水利建设,原村址属淹没区,故搬迁至轵城镇,更名为毛田新村。
相传,古时一毛姓官员巡游到此,急病猝死。因适逢伏天,尸体托运不便,即就地掩埋。时人据其坟茔位置田间,故取村名毛田。据清乾隆《济源县志??古迹》载:毛田村,早在春秋时期为毛公封地,因“毛公采邑”而得名。毛公冢高二十余米,占地十余亩,处于毛田村南,今仍存。明洪武年间,柴、马家族从山西移居于此。后来,赵、陈、李、杜、高、卢、周、常等姓氏搬迁落户,立村640余年。民国32年(1943年),隶属王屋县。民国36年(1947年),王屋县撤消,毛田村回归济源县。
1997年10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库区面积扩大。1999年4月,隶属大峪镇黄河岸边的毛田村分散安置。200人入住轵城镇西轵
1949年属济源县七区。
1955年属济源县王屋区。
1958年属邵原人民公社,名为毛田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邵原乡,名为毛田村民委员会。
1985年撤乡建镇,属邵原镇,名为毛田村民委员会。
1999年,因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设搬迁到轵城镇,更名为毛田新村。
毛田新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