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岔村 | 隶属:轵城镇 |
行政代码:419001102206 | 代码前6位:41900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6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豫U | 行政级别:村 |
因位于蟒河与苇泉河交叉处,故名。
河岔村在湨河与苇泉河交汇处之夹角内,故得名。相传谢姓最初建村(村西谢坟为证),后举家离去。明洪武年间,杜、刘、付、张等姓移民河岔,沿用村名;同时迁徙的吕家落户于东孙村;据郭家坟碑文记载,中码头郭起旺于明初在河岔村南5里处开荒种地,成家立业,立村小郭庄;明末,绮里刘姓佃户在苇泉河南岸制砖,后家族繁衍,便以姓名村刘庄。清代至民国时期,王、高、魏、郝、申、崔、程等姓氏相继入住,生活至今。
河岔村位于轵城镇政府驻地东北约6公里处。东邻207国道与梨林镇的瑞村搭界,北隔湨河与玉泉街道的东、西郭路村相望,西与南孙村、北孙村接壤,南和宏泉村、东添浆村地头相连。河岔由小刘庄、小郭庄、东孙村等自然村组成,
1949年属济源县二区。
1955年属济源县添浆中心乡。
1958年属轵城人民公社,名为河岔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轵城乡,名为河岔村民委员会。
1990年撤乡建镇,属轵城镇,名为河岔村民委员会。
河岔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