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付店镇 | 隶属:汝阳县 |
行政代码:410326102 | 代码前6位:4103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车牌代码:豫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早年为鲁家场山林地,元朝年间有一户姓付人家迁到林地居住,为了方便行人吃住,在鲁家场北边开了一家小饭店,来往行人称付家店。后形成村落,故名付店。
付店镇位于汝阳县南部山区部,全乡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元,食用菌栽培、矿业开发、旅游是该镇的三大支柱产业。常年食用菌栽培500多万袋,年产干品200多吨。
付店镇农技站位于付店镇付店村,省级公路临木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该站占地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万余元,年经营收入2.5万元。
2024年12月,付店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3月,付店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香菇)。
2024年8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付店镇为2024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24年1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付店镇为河南省首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特色产品:香菇)。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付店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7月,付店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清代设立付店镇,属上店里。
民国改为付店保。
1947年付店解放,建立中共付店区公所。
1949年设立付店区付店乡。
1958年改为付店红光人民公社。
1960年为付店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付店乡。
2000年撤乡设镇,置付店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嵩县的黄水村原属伊阳(汝阳)区,明末年间黄水村的黄河岭一带常有抢劫案发生,闹得县衙不得安宁,泰山保长受到伊阳县知县训诫。保长派人将伊嵩两县界牌北移到三…[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元代年间,有户姓付人家迁到鲁家场,在鲁家场北边路口开了个客栈,人称付家店。后沿革为付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拨菜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付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汉时期,在斜纹河边有座马王庙。后来在庙周围形成村落,故名马庙。…[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沟口河西建有一座马王庙,马王庙东边的山沟,故名东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唐代南蛮子到山沟中挖银矿时,见到山谷中有白色梅花鹿群,故名银鹿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村子的出入口有两棵千年白皮古松树,故名松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村民张广友等人捐资在石柱河边建火神庙,后在火神庙旁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柱,有一孤峰陡起的大山,像根大石直插天空,故名石柱山。山下的河沟,也叫石柱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苇元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付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侯庄被洪水淹没,重建后的村庄因临近大河边,故名河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太山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付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泰山庙为中心,因泰山庙坐北朝南。所以,庙南为前,庙北为后。明代,郭、李两姓在泰山庙北部河边滩地上落户,故名后坪。…[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坪,是指泰山村西部的平滩处,形成村落后,故名西坪。…[详细]
付店镇泰山庙一带蕴藏着一种水晶石,又称“泰山水晶”,是一种罕见的透明石英,一般藏于地层几米或几十米,难得寻觅。此水晶石质地坚硬,凉度很高,戴此眼镜,感觉凉爽,保护视力,非常珍贵,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