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坪乡 | 隶属:汝阳县 |
行政代码:410326204 | 代码前6位:4103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车牌代码:豫C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787人 |
人口密度:约5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王坪,出自楚庄王驻扎的营地。公元前607年春,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越过普救关攻打陆浑之戎,观兵于周疆,问鼎洛阳时,在山中开阔地驻扎休整,人们传为大王坪。形成村落后,故名王坪。
楚庄王春秋楚国国君(前613——前591)。名旅(或作吕、侣)。在位时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使“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国势大振。庄王三年(前611年),灭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继攻陆浑之戎,向周室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后大败晋军于邲(今…… 熊侣详细信息++
汝阳县辖乡。1950年为第四区,1958年置王坪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158.6平方公里,人口1.2万。汝(阳)椒(沟)公路过境。辖王坪、两河、孟村、椒沟、合村、洞沟、响地、大-庄、宝丰、孤石、柳树、聂坪12个村委会。矿藏有金、铜、铅、锌。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经济林木有核桃、柿子、花椒、红果等,特产木耳、香菇。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王坪乡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1949年设立王坪乡,属付店区。
1955年改为王坪中心乡。
1956年改为王坪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改为王坪先锋人民公社。
1961年王坪公社分为王坪、椒沟2个公社。
1962年又合并为王坪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王坪乡,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由南向北进军,问鼎洛阳和攻打蛮子国。翻过普救关后,多次扎帐屯兵于此,故名王坪。…[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委会辖区在十千米长的柳树沟内,故取其二字命名为柳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此地因早先有聂姓人家占产立庄,故取名聂坪。…[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东侧的马兰河中,有一巨石,方圆二三十丈,高约十多丈,刀劈斧削,巍然挺拔,周围绿水环绕,顶端小树丛生,人称“孤石”。村落以此命名,称为孤石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年间,此处有银矿,且品位极高,故名宝丰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名西亭沟,明代时,在如今村部正南100米处的山上建有一座庙宇,名为大庄寺,后改村名为大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附近曾有个地方下部空洞,脚踏会发出响声,故名响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一说因姓何的先居于此,故名何村,后沿革为现名合村至今。又说古有何都堂住此,为何村,后易称合村。还有传说,清代年间村里有合姓在朝为官,故名合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原有河流在响水台处经山洞流出,行人也得从洞中涉水而过,故而得名洞沟,现已坍塌。原属洞沟大队,现改为洞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春秋时期,楚国有蒋姓和杨姓两位将军翻过普救关,曾在此地扎营留守。官兵后代留此,形成村落,故名蒋杨沟。明清代时,蒋杨沟因花椒树较多,形成花椒交易市场,又…[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宋代年间(公元1102年--1109年)孟良在此建寨,故名孟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内的马蓝河有两个源头,形成两道河,故取其二字定名两河村民委员会。又王莽撵刘秀时,刘秀在普救关渡河,受到每天喝二两酒的船家老汉帮助,为感恩建有两河亭,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