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蔡都街道 | 隶属:上蔡县 |
行政代码:411722001 | 代码前6位:4117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4.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1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 |
周初,蔡侯建国都于此,简称蔡都。地处古蔡国都城旧址,故名。
上蔡县蔡都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规划区东北部,面积24.15平方公里,辖4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总人口575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64人,流动人口14100人,耕地面积21959亩。被列为上蔡八大古景的“斯井鸡鸣”、“白云深处”即位于此地。
2024年4月,2024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蔡都街道榜上有名。
周初称蔡都,始有蔡都之名。
秦置上蔡县后,历代均为县治所在地。
清分属城东图在城里、城东图东坡里,朱孝图朱俭里,蓍阳图蓍台里,洪水图西洪里。
1931年属第一区城关。
1941年属和平镇。
1949年属城关区。
1956年属城关中心乡。
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划属周集区。
1962年分属城关镇人民公社、周庄人民公社。
1981年城关公社更名为城关镇。
1983年分属城关镇、城郊乡。
1987年城关镇更名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大多数居民及民宅均在老县城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居民委员会区域内有上蔡古景点升仙桥。据北宋时白云观里的小道士因喝了“福源久”的“状元红”酒在桥上羽化成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居民委员会区域内有上蔡古景点白云观。据《上蔡县志》记载:白云洞在蔡城东北隅,高二余丈,周数百步,形似卷阿,下有洞,相传有白云常出其中,后人建真武庙于其…[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有一古井,曾是县城唯一的甜水井,俗称龙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同治年间,赵氏兄弟为躲避债务纠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赵庄。因与无量寺、华陂、邵店、蔡沟等公社赵庄重名,1987年更名为申赵。…[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吴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有深沟,吴姓人在沟上建石桥一座,取村名为吴桥。…[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井、景两姓居,统以井姓取村名。1941年属东洪乡。1949年属东洪区。1958年设立周庄生产大队,属东洪人民公社。1961年属周庄人民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在一石桥旁建村,以桥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王姓自县北关迁此建村,以姓得名名。…[详细]
区划代码:~1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贾姓由朱里乡贾庄村迁此,聚居成村,因村后植有竹园,取名贾竹园。…[详细]
区划代码:~1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初年间,姓武的人家逃荒路过上蔡,落户于城东部1公里处,取名武庄。…[详细]
区划代码:~1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道光年间,任姓由蔡沟林堂迁至县城东二里处建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