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党店镇 | 隶属:上蔡县 |
行政代码:411722104 | 代码前6位:4117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6万人 |
人口密度:约4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明洪武年间,从上蔡崇礼东党庄迁来一户党姓人家在此开饭店,取名党家店,简称党店。
党店镇位于上蔡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上和公路穿越镇境。全镇19个行政村,278个村民组,总人口5.8万人,耕地6.9亩。农业发展独具特色,有以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以油菜、芝麻、大豆为主的油料生产基地,以花木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粮经比例达5:5。
目前,该镇非公经济达550家,从业人员2683人,固定资产投入完成4700万元。为进一步发展镇域经济,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热忱欢迎企业家、各界有志之士来党店创业发展。
明洪武年间称党家店,后简称党店,始有党店之名。
清分属彰济图章武里、洪济里,大河图大河图茅河里。
1931年属第四区。
1941年属和合乡。
1949年属洙湖区。
1950年属第七区(洙湖)。
1956年属党店中心乡。
1957年称党店乡。
1958年属洙湖人民公社。
1962年成立党店人民公社。
1983年称党店乡。
1996年改置党店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党姓自今崇礼乡东党村,故名党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兄居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委员会位于张寨,后因重名改为东张寨。明洪武四年(1371),张姓自本县和店乡高庙迁此建村,取名张庄。1912年筑寨,改名为张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十年(1377),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建有楼房故名李楼。后因重名改称东李楼。…[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4),赵姓自和店乡张葛庄迁至马塚旁建村,取名马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四年(1665),张、越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年间,田姓自老田寨析出另建新村,故名新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代姓兄弟三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长兄驻,故名大代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十一年(1378),曹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建有楼房,故名曹楼。…[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在洪河湾处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九年(1376),杨法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三年(1370),张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张庄。因地形凹凸不平故称圪塔张后演为格大张。…[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翟姓二兄弟从山西洪洞迁此而,二弟居此,故名小翟。…[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翟姓兄弟二人自本县洙湖乡姚楼迁此分地建村,排行长兄住此,故名大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1644),有二位姓翟的从外地迁来此,地多人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阎、刘二姓自本县大刘寨村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十四年(1641),贺姓自黄河北迁此建村时,建祀楼一座,取名贺楼。…[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刘、庄二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时,建玉皇大帝庙宇一座,故以庙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郁、王二姓从山西洪洞迁来在此建村,故名郁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