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姚集镇 | 隶属:商水县 |
行政代码:411623111 | 代码前6位:4116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77万人 |
人口密度:约5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8个行政村 |
明万历年间,姚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后发展手工业和农副业产品交易,建窑兴集,始称姚家窑,后改称姚家集,又演化为姚集。
姚集乡位于商水县城南部,北与城关乡,东与化河乡隔河相望,南与固墙镇、上蔡县东岸乡接壤,西与白寺镇为邻。全乡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530亩。辖38个行政村,6.76万人。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河网密布,水域宽广,汾河、青龙沟、界沟河、小赵河贯穿全境,便于灌溉和发展水产养殖;交通十分便利,周上公路(周口一一上蔡),姚固公路(姚集一一固墙),姚东公路(姚集一一东岸)穿越其境。
近几年,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努力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乡和稳定发展战略,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取得了建乡以来举目共瞩的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各项事业全
2024年9月,姚集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3月,姚集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1949年设商水县五区(姚集)。
1951年属五区(姚集)。
1955年属八区(白寺)。
1958年改为雾台中心乡。
1958年建雾台公社。
1961年撤社设区,改设姚集区。
1962年改为姚集公社。
1983年撤社设乡。
2024年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初,姚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兴有集市,故名姚集。…[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骆、邓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骆姓人数居多,故名骆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李茂桃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名以人名定名李茂桃。…[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许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此处南临青龙河,河北岸边有一坑塘盛产龙胆草,取村名为龙塘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焦姓于此汾河湾处建村,故名焦湾。后有张勤、张伟、张七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易名为焦湾张庄,简称张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汉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汾河上有木桥、石桥各一座,故名双桥。…[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王氏兄弟三人从汤庄下王搬至汾河上一座圆形桥边建村,以桥取村名圆桥,后演化为元桥。1953年治理汾河时,因村庄妨碍挖河,迁此马庄与李庄中间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黄姓居此建村,始名黄庄。后有赵姓迁此村庄,易名赵黄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典、王三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至商水南关定居,随着人口增多,一支迁此处定居。明弘治年间,因南面坡地耕种不便,便在南地场面处建村定居,故名王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白姓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始名白庄。明中期,邓姓一支从邓楼迁居白庄,与白姓共修土寨,村易名白寨。…[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邓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汤庄居住,随着人口增多,一支迁此建村,因地处后刘村南,故名前刘。…[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孙氏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孙庄。1987年6月,因重名更名为南孙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王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马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经营店铺,故名马店。…[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范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邓姓于此建村,筑有楼房,始名邓楼。清初,仝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邓、仝二姓共建此村,更名为仝邓楼。…[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黄建元、黄继成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筑有寨,称村名为黄寨,后演变为芳寨。…[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李姓在此建村,名小李庄,后有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与李姓同住一村,村易名小黄庄。明中期,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筑楼,改村名为黑刘楼。明末,张姓…[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窦湾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薛、李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开有店铺,始名小店村。清初,因村南有界沟河,流量很小,像排水的洋沟,改村名为洋沟河。…[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始祖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有小河村南、村北流经,形似筐形,故名匡王。…[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始祖陈祥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南有一小沟,村西北有一个冢子,取名陈祥冢,后演变为陈冢。…[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始祖周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周庄。明崇祯年间,始祖马灿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马庄。…[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卢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高台处建村,此高台经常起雾,故名雾台。…[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史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化河乡三里长定居。明中期,一支从三里长迁此,为防河水,村民在村北修一道河堤,取村名堤子里,后改为堤子湾。…[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豆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豆庄。…[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村庄较大,故名大李庄。…[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庞、郭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庞姓人数较多,故名庞庄。后来,庞姓渐少,南移正阳一带,村名未变。清末,李、张、陈三户人家迁此定居,村名仍用庞庄…[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中期,王姓一支从椿树王迁此建村,筑楼一所,楼房筑成时有鹭鸶卧居,故名鹭鸶楼。…[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卢姓居此,村南建有庙宇,故名卢庙。…[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宋氏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宋庄。…[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始名大段庄。明初,王师带着两个孩子来此,那年正值发水,庄稼淹光。王师带领村民修筑一道堤子,东至黄冲,西到魏桥,河堤修好后,改村名为段堤。…[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六年(1856),张姓从太康芝麻洼迁此定居,后有崔姓、王姓相继迁入,因村前、村后都是坡地,始名门前坡,后演变为门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