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祁仪镇 | 隶属:唐河县 |
行政代码:411328113 | 代码前6位:4113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明代,姓祁名仪的人在此开饭店,后发展成村、集镇、该地便以此人姓名得名。
祁仪镇,属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位于桐柏山余脉西麓,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距唐河县城25公里,全镇辖26个行政村,295个自然村,人口4.8万人,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
祁仪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集镇始于明,兴于清,1945年设乡,易名友兰镇,1958年成立祁仪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祁仪乡,2024年12月撤乡设镇至今。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诗人李季、作家李文元的故里。
祁仪镇气候湿润,物华天宝。祁仪是唐河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地形主要以浅山区和丘陵为主,素有“三山六陵一平原”之称。境内已知金属非金属矿藏20余种,其中大理石、石英石
2024年9月,祁仪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清代隶属唐县湖阳保。
1914年属沘源县。
1923年隶属唐河县湖阳保。
1945年为祁仪乡。
1947年设祁仪区。
1949年为唐河县十一区(区治祁仪街)。
1950年改称唐河县十二区,同时称祁仪区。
1956年撤区设祁仪中心乡,同年恢复区。
1958年撤区,设立祁仪乡,同年撤乡成立祁仪乡公社。
1961年设祁仪区。
1968年撤区,设祁仪公社。
1983年改公社为乡,称祁仪乡。
2024年撤乡建镇,称祁仪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末姓祁名仪的人在此开饭店,尔后发展为集镇,村以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许姓自桐寨铺许冲分出,在此始住建村,地处两河之间,故名许河。…[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常姓从郭滩常寨迁此始住建村,故取名常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尚姓从郭滩小尚庄迁此始住,村近山冲,地势西高东低,取村名尚冲。…[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在此建一临泉水库,故命名临泉。清代属湖阳保。1931年属湖阳区。1950年属祁仪区齐庄乡。1956年建立淮西高级社。1958年建立临泉大队,属祁仪…[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岗上,地处祁仪镇南部,故名。清属湖阳保。民国属祁仪乡。1948年属唐南县祁仪区。1956年属燎原高级社。1958年建南岗大队,属祁仪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杜姓始住建村,村东南角建有楼房一座,得名杜门楼。…[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自小曲庄迁此始住建村,开设油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自郭滩板桥王迁此建村,垦植稻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李姓始住建村,以师祖兴堂为村名。清属湖阳保。民国年间属湖阳区祁仪乡。1948年属唐南县祁仪区。1950年属贾庄乡。1956年建立兴隆高级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孙姓自张店迁此建村,故名孙庄。清代属湖阳保。1948年属唐南县祁仪区。1950年属贾庄乡。1956年属兴隆高级社。1958年建立贾庄大队,属祁仪…[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祁仪镇南部元山脚下,以山名命名。清属湖阳保。民国属联保处。1950年属祁仪区贾庄乡。1957年建丰龙高级社。1958年建立贾庄大队,属祁仪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张姓始住建村,其师祖张横,绰号博士在此开店,习称张博士店,解放后称张马店。…[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万姓始住建村,故名。清代属桃保。1947年属唐南县祁仪区陈庄乡。1950年属祁仪区。1957年建前程高级社。1958年属祁仪人民公社张马店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中期,许姓始住,开设店铺,形成集镇,后废,曾名兴隆镇,后张姓将村名改为大张庄。…[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始住建村,时间较早,故称老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建村,地处罗山之南,故取名罗山村。清代属板仓保。1947年属唐南县祁仪区。1950年属祁仪区板仓乡。1957年属火星高级社。1958年建板仓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此地归属桐柏县,设有粮仓、监狱,多为木板结构,习称板仓,沿用村名。又因板仓属“南北长四十五里维山店”的中部,在板仓以东是森林,人口很少,以出产木…[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冯姓始住建村,为防匪患修有土寨,寨河沟上修石板桥通行,取名寨桥。…[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曲姓始住建村,地处老河北岸,村以河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以人名阎花棚,阎姓后继无人,杨姓迁入,更名为前棚。…[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郭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早年建有防匪炮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蒋氏碑文记载,清代蒋姓始住建村,地处岗坡,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此处开设油坊,地处黄土岗,得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孙姓始住建村,地处黄土岗,故取名孙岗。…[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国时期,有一姓陈的在此落户,在住地周围栽了很多竹子,故以姓和竹起名陈竹元。…[详细]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
冯景兰,字淮西、怀西。1898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幼时在家乡私塾受启蒙教育,1913年入河南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8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
冯沅君(1900-1974年),河南南阳唐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
李季 (1922~1980)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中共党员。初中肄业。1938年到陕北抗大学习。历任连指导员,党校支书,小学教师,报社社长,延安《群众日报》,中南文联出版部长,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
李文元(1916-1974)。农民作家,剿匪反霸时,他根据当地的斗争生活,写了俚歌《鬼计》,在《长江文艺》上发表,1950-1956年,共写小说、报告文学、诗歌、创作谈18篇。1956年,被选为县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