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郭滩镇 | 隶属:唐河县 |
行政代码:411328103 | 代码前6位:4113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1个行政村 |
明代此地是水旱交通要道,船来人往,客商云集,清初形成集市。因沿唐河两岸的滩地盛产瓜类,每逢瓜季,街市上到处是瓜,人们便把郭家滩称之为“瓜滩街”,后则称之为郭滩。
唐河县郭滩镇位于唐河县西南,西部与新野交界,南部与湖北毗邻,镇政府所在地县距县城33公里,镇东南边远村距县城41公里,镇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全镇辖30个村委,112个自然村,368个村民组,19188户,总人口75010人,耕地面积110880亩。全镇土质分为沙土、粘土两部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这里人杰地灵,素有“银郭滩”之美称,历史上这里守有水路码头,帆船航运是镇域一大特色,曾是豫、湘、川等地商贾云集,商品集散强劲,财源滚滚而来。这是有300多年历史的茶馆文化源远流传至今。现集镇拥有纵横8条街道,拥有茶馆12个,每天过往茶客不下千人,茶馆内有下象棋、吹拉弹唱、传授科技、交流信息
1945年撤区建郭滩乡。
1948年属唐西县郭滩区。
1949年属唐河县郭滩区。
1956年撤区建郭滩中心乡。
1958年成立郭滩公社。
1961年设郭滩区。
1968年撤区重设郭滩公社。
1983年改建为郭滩乡。
1994年撤乡建镇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古址为东汉时期的济阳故城,明代发大水遭毁灭,后从山西移民称为王李张营,1949年后定名为王张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杨姓建村始住,地处古交通要道,村内开设有店铺,故得村名杨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宣德年间,谢姓从外地迁此建村始住,以姓得村名谢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乔娃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河湾处,故名乔湾。因与本镇乔湾重名,1986年7月更名为下乔湾,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许姓自山西逃荒到此落户,始住建村,村西北部是一荒岗,故取名许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有姓杨大户先期居住并在村东边建一石桥,而得名杨桥。…[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始祖王自明从山西洪洞县迁至广佛寺,后又到此地始住建村,此处为一片荒岗,人们割草时在村西的蒿草中发现有一口井,井内水面上发出亮光,故此,人们便…[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李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始住建村,建有小楼一座,故得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姓始住建村而得名。明清属苍台保(今苍台镇西)。1949年3月属唐河县龙潭区叶集乡。1956年撤区属龙潭中心乡姜庄高级社。1958年建立李楼大队,属郭…[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柴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河湾处建村定居,故得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元末,王姓始祖王义(渔民)为避渔税,从湖北襄阳红庙王迁此(现村南)始住,后又搬至操场李庄旧址居住,因附近李姓相欺,便改为李姓,村亦名李庄,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汉时期此地相当繁华,当时名“戈家潭”,系玉仙街(新野施庵乡)的起货码头。据说,明初曾遭到特大洪水灾害,此地已无人烟。后来,郭滩始祖郭新斋带二子(坤山…[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湾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郭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湾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郭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董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现董营西北棉花庄。清初又搬迁到此,建村始住,名董营。…[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建于宋代,据张姓家谱和碑文记载,张姓祖先张得林自四川绵竹迁此,张家三代世祖张鹏飞(字九万)在朝任中宪大夫,正遇明宪宗改年号为“成化”,张家便随之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马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丘地带建村,故名马岗。…[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乔姓始祖自浙江迁此,建村于岗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刘姓始住,村名刘庄。后在一次动乱中刘家遭劫,家破人亡。清中期,李姓自李庄、曲姓自老岗相继搬迁于此,村仍沿用原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岗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郭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岗自然村建于明代以前,因在方圆建村较早,又地处岗上,故名老岗。…[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薛庄(新野县),后又迁此建吴庄(现后吴庄),后来,其长子分居,后迁址村南约0.5千米另建新村,取名前吴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中期,马姓自马岗分居迁此建村,取名马庄。…[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赵姓始祖从洛阳迁至此地建村始住,初名油里屯,后因村内有大树,人们便称之为大树赵。…[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罗姓祖坟碑文记载:明末罗姓始祖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朱氏港迁至下屯镇。清代中期,由于河道变迁,沙滩淤积变为农田。九世祖从下屯迁此始住建村,取名罗滩。…[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李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南多荆秧,起名荆背李,后讹为荆北李。…[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王姓始祖王兴带领儿子忠德、忠礼,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原名石堰的地方,村建绵羊河两岸,忠德居住绵羊河东岸,忠礼居住绵羊河西岸,因河来往不便,在河上搭一木…[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穆姓自洛阳迁至此地,建村居住,名穆庄。…[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赵姓始住建村,村小人少,取名小赵庄,明末,兵荒马乱,战火四起,此村南唐河边上金王庄(现已废),王士元兄弟三人来小赵庄避难,后落户于此,王姓人口发展…[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河镇自然村原名叫曲洼村。南宋时,始祖曲端之子始到此建村,地处岗洼,故名曲洼。1985年乡政府在此设供销门市部等单位,重新兴起集镇。村西边有一条清水河…[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庄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郭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