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庄镇 | 隶属:夏邑县 |
行政代码:411426109 | 代码前6位:4114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车牌代码:豫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7.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唐建罗庄寺,后因在寺内交易称寺里集,后更名为罗庄。
罗庄镇位于夏邑西南25公里处,南靠东沙河,北依商永路、砀亳公路纵穿南北。西距京九大动脉20公里,全乡新安装程控电话1600余部,交通便利,信息便捷。辖21个行政村,186个村民组,总人口3.3万,耕地面积4.3万亩,全乡60%以上的土地为松软的沙质土壤,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好,盛产小麦、棉花、中药材、黄花菜、苔杆农产品,其中脱水黄花菜、苔杆菜、粉条、防水涂料等工、农业产品驰名中外。
2024年3月,罗庄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1950年归属谷熟县(今谷熟集)。
1952年属夏邑县第九区(今济阳镇)。
1975年属马头公社。
1977年建罗庄公社。
1984年改称罗庄乡。
2024年撤乡设罗庄镇。
罗氏先祖迁于此建村居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因姓氏称其为罗庄。后罗庄一分为二,今因位于东侧称为罗东。…[详细]
罗氏先祖迁于此建村居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今因姓氏称其为罗庄。后罗庄一分为二,因位于西侧称为罗西。…[详细]
明永乐二十一年(1432),何氏从何官庄迁来建村,到明万历年间村中建三座楼,故名何三楼。…[详细]
清宣统年间,徐氏从山东青州府迁徐楼,又从徐楼迁此建村。因徐姓最多,村中又建两口瓦房,故名徐瓦房。…[详细]
原名棠李坡,明永乐二年(1404)蒋氏自济阳蒋庄迁此建村。因村有一庙,叫玉皇庙,故得名蒋阁。…[详细]
梁庄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马楼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宋仁宗年间,村中坐一皋王,因属于归德府(今商丘)之东,故称东皋。皋王居住后,四乡村民起集开店,供过往行人住宿,故又名东皋店,简称东皋。…[详细]
明洪武年间,何氏先祖自海夹套(何官庄)迁此后,为防兵乱,挖河筑寨,又因皆何姓,故名何寨。…[详细]
明嘉靖九年(1530),孙王两姓先祖因避兵乱同时迁此建村,故按两姓命村名孙王庄。…[详细]
明万历年间,李氏自西南三里李楼迁此建村。明末李闯王军队曾在此扎营,故称李营。…[详细]
李楼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明洪武十二年(1379),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村边以种菜甚多,故取名刘菜园。…[详细]
明洪武年间,徐氏由徐老家迁此居住,较富盖楼,后楼塌仅剩一台,故名徐楼台。…[详细]
明永乐年间,徐氏迁此建村,因其先祖在村里染过红布谋生,全村皆为徐姓,得名染红庄。…[详细]
刘古同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孙楼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田庄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原名陈集,后迁入焦姓修一小阁,改名焦阁,后迁入何姓,何买这座楼,因楼顶平,四角有垛口,清道光年间改何岗楼。…[详细]
孟楼村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何氏家谱载:清康熙四十年(1701),何氏自何寨分居于此建村,取名何庄。1953年安区部易名区何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