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东风乡

地名:东风乡隶属郸城县
行政代码:411625207代码前6位:4116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47.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15万人
人口密度:约128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传清康熙年间称王堂。后因村内庙宇得名龙王庙。1966年寓意“革命推动的力量及气势”更名东风。

基本介绍:

东风乡位于郸城县南部,距县城20公里,乡域面积53.5平方公里,4.9万人,耕地面积5万亩,辖23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东风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典型的省际边缘重点农业乡和地区开放的窗口。

全乡1.8万亩“龙王”牌大蒜销住全国36个省、市、区,有着“大蒜之乡”之美誉;“丹诚”牌杏李成功申报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全乡现已发展“丹诚”牌杏李1万亩,其中5千亩优质杏李目前正畅销于广州、杭州、福建等全国22个省市区,东风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杏李第一乡”。全乡现发展三元杂交肉猪、肉牛、波尔山羊、多品种鸡、蛋鸡等11个品种的养殖专业户526个,全乡畜禽饲养总量突破45万

+查看详细东风乡概况>>

历史沿革:

1975年11月分属于钱店、石槽、宜路公社,12月从钱店、石槽、宜路公社析出部分大队建立东风公社。

1983年改为东风乡至今。

郸城县人民公园
龙王庙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康熙年间,名王堂。后有家王姓财主,为图吉利发大财,耗费重金,在村子里修起一座庙宇。庙里塑有财神、龙王、土地、牛王、马王诸神位。但没有火神。火神一怒之…[详细]

孙庄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孙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至孙庙(今属石槽镇杏店),后迁此,因孙姓人首居,故名孙庄。…[详细]

于楼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于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至通许县(今属开封市),后迁此定居。明万历前期,一富翁于家禄盖一所楼,故名于楼。…[详细]

西陈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田姓人首居于此,后田姓人逐渐减少,陈姓人从陈楼(今属石槽镇杏店)迁此,并建有一石头庙,故名石庙陈庄。后陈姓人渐多,改称陈庄。为避免和宜路镇…[详细]

大赵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赵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东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范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范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来首居,故名范庄。…[详细]

大王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王姓人和董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因王姓人多,且庄大,故名大王。…[详细]

大刘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刘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且庄大,故名大刘。…[详细]

前刘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刘氏兄弟战败当地财主王老祖,占居此地,取名刘庄。因西边亦有一刘庄,为避免重名,改名前刘庄。…[详细]

张关庙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张姓人从张彩庄(今属宜路镇)迁此定居,因原有两座庙院,故名张关庙。…[详细]

梁庄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梁姓人从梁老家(今属虎岗乡)迁至大赵庄(今属东风乡),后迁此,因梁姓人多,故名梁庄。…[详细]

前赵庄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赵氏二兄弟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分别在南北相距0.5公里处落户,因本村在南边,比较靠前,故名前赵。…[详细]

东于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于姓人从老贵庄(今属宜路镇)迁此首居,后刘、黄两姓相继迁入,因于姓首居,故名于庄。为避免和西边的于庄重名,遂改名东于庄。…[详细]

董楼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董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居此地,一富户建有楼,取名董楼。…[详细]

郑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前期,前原名宋庄。清道光中期,郑姓人从大郑庄(今属沈丘县卞路口乡)迁此定居,给地主宋老天种地,后宋姓人绝嗣,郑姓人渐多,故名郑庄。…[详细]

单楼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前原名晏老庄。清康熙中期,单姓人从宜路(今属宜路镇)迁至朱单庄(今属东风乡),后又迁居此地,单姓人修建一所楼房,单姓人多,故名单楼。…[详细]

大韩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韩姓人从宜路(今属宜路镇)南街迁此首居,后来尹、张、王等姓相继迁入,因韩姓人首居,故名大韩。…[详细]

高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高姓人从后赵庄(今属石槽镇杏店)迁居此地,因位于东风乡东部,故名东高庄。现简称高庄。…[详细]

李岗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李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且此处有一土岗,故名李岗。…[详细]

赵寨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赵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取名赵庄。后修了寨,故名赵寨。…[详细]

大树张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村内有一棵大桑树,上面可以坐一桌人打牌,后大树被伐,树坑成了塘,且村民多张姓,故名大树张。…[详细]

尹寨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万历年间,尹姓人从尹诚子(今属安徽省兴吾县)迁于此处,建有寨墙,故名尹寨。…[详细]

杨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杨姓人从小杨洼(今属宜路镇井路口)和大杨洼(今属宜路镇井路口)迁此定居,取名杨庄。…[详细]


还有2个地名与东风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东风乡面积相当:
到东风乡必去著名景点

东风乡相关名人

东风乡特产与美食
东风乡民俗文化
郸城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