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 > 濮阳市 > 濮阳县 > 柳屯镇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

地名:柳屯镇隶属濮阳县
行政代码:410928101代码前6位:410928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车牌代码:豫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5.27万人
人口密度:70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4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春秋前称柳下,时有鲁国大夫展禽曾食邑柳下,后人称其柳下惠。三国曹魏时为屯兵大点,始称柳下屯。1949年后仍称柳下屯。1958年始去“下”字,柳屯之称始此。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柳屯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7月,柳屯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1月,柳屯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柳屯镇位于濮阳市东22公里,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55个行政村,11. 4万人,6 .9万亩耕地。地处-开发建设腹地,油气资源丰富,油田驻柳二、三级单位73个,是-的油气集输中心和炼化、产销基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柳下跖曾屯兵于此,也是鲁国士师柳下惠食邑之地,其“坐怀不乱”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境内有见证元代时期西夏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省级保护单位唐兀公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柳屯镇的两大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 2003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2亿元, 企业产值14.5亿元,上交税金4627万元,

+查看详细柳屯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34年属濮阳县十区。

1941年属濮阳县东部的尚和县。

1944年尚和县并入昆吾县。

1947年复置。

1949年撤尚和县并入濮阳县,属濮阳县三区。

1956年为濮阳县柳屯乡。

1958年成立柳屯公社。

1984年属濮阳市郊区,同年改设柳屯乡。

1986年改置柳屯镇。

1987年复属濮阳县。

张挥公园
柳阳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该社区管理柳香小区、向阳小区各取一字,故取名为柳阳社区。…[详细]

常青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居委会位于常青小区而得名。2024年,成立常青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柳屯镇,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安康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安康社区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柳屯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处为柳下惠食邑之地,故名柳下屯。后简称柳屯。…[详细]

张庄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张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小集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卫灵公(前540~前493)建都卫城时,此地是个小集市。后人建村于此,称小集。…[详细]

朔村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刘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迁居之日是正月初一,为朔日,故称朔村。…[详细]

化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七年(1409),花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花庄。…[详细]

文王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嘉靖年间,王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庄。明万历年间,文氏从山西洪洞迁居此村,改名文王庄。…[详细]

东陈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陈氏从本县小集迁此建村,取名陈家庄。后因人多,分居两村。居东,故名东陈庄。…[详细]

西陈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西陈庄因紧靠金堤,地势较高,又因村中陈姓居多,原名叫陈堤顶村。据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陈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大槐村先迁至河南陈州,后又从陈州迁至开州东北朔…[详细]

陈窑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时,有田氏家族在此地立村居住。村西南有田姓家族的一座砖瓦盆土窑,因田姓人少地多,经营不过来,就招陈姓的人帮忙烧…[详细]

肖楼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肖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盖楼房一座,故名肖家楼。后简称肖楼。…[详细]

这河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高、韩、阎三姓从山西洪洞迁居到黄河滩里,筑围村寨定居。因黄河上水掉岸,取村名蛰河寨,后演变为这河寨。…[详细]

枣科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枣科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土岭头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李、刘两姓从山西洪洞迁于一土岭东头建村,故名土岭头。…[详细]

毛小寨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刘氏从本县毛家岗迁此,建村筑寨。因村小,取名刘家毛小寨,后简称毛小寨。…[详细]

马寨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马寨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北李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李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村,取村名李家庄。后因在毛岗村北,又改称北李家庄。建国后演为北李庄。…[详细]

黄庙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黄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立村,盖家庙一座,故名黄家庙。后简称黄庙。…[详细]

虎山寨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先祖名李琦,字虎山。明永乐四年,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筑寨建村。按先祖字“虎山”,取村名为虎山寨。…[详细]

于林头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村民从山西洪洞迁此榆树林之南头建村,取名榆林头。…[详细]

渡母寺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夏姓、李姓、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渡母寺旁建村,后来,古姓和张姓也从山西迁此地定居。村民因感念“目莲渡母”故事的“至孝至诚”德行,故取村…[详细]

曲六店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古时柳屯镇东部一带,河道纵横,沼泽相连,洪水时发。地名大多与水有关,如没岸、黄龙潭、渡母寺等。相传很久以前,黄河泛滥,洪水滔天,有一尊石佛坐石囤槽子顺…[详细]

吉堂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吉堂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兴张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西兴张村始迁直隶古顿丘赵楼村安居,后移居开州柳屯东,金堤南侧张郭庙旁定居,取村名叫张郭村。清朝后期,因避黄河水患,又迁居堤…[详细]

吉洼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正统年间,吉家村一吉氏财主,西迁一华里,在张家洼定居。后因吉氏人口增多,改名为吉家洼,简称吉洼。…[详细]

吉村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三年(1405),吉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吉家村。…[详细]

刘拐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街道弯曲有拐,故取名刘家拐。后简称刘拐。…[详细]

张寨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张寨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陈村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陈村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七娘寨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宋时有一家人因天灾人祸而家破人亡,其童养媳携其年幼丈夫迁此居住,并将丈夫抚养成人,丈夫为感恩,将村取名为妻娘寨。清康熙年间,王姓自户部寨镇张果村迁入时…[详细]

高村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高氏家谱记载:“高氏先祖,蒙元时期是勋臣世家。四世祖镇浙总戎,先后在枢密院掌兵甲,镇守京城,深得元朝廷倚重。元末,义军纷起,先祖受命于危难之间,坐镇…[详细]

韩村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村东石碑记载:“澶东四十里许,有虎变屯,世传古村名也。其地东近柳下惠故里,不越里许。”明永乐二年(1404年),韩姓先民自山西洪洞县始迁清丰县大水坑…[详细]

单十八郎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同治年间,因黄河决口,单氏从本县金堤南单家寨搬迁到金堤北立村,因属什十八郎庄辖,故名单什八郎。…[详细]

官仁店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元至正年间碑文记载:名为官仁寨。明万历年间,张定方被选为义官。张定方曾在本村开店,以助过路难民,深受群众爱戴。张去世后,人们立碑纪念,改村名为官仁店…[详细]

焦村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焦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焦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村名焦家村。后简称焦村。…[详细]

杨村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杨氏祖先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烽火台半坡店迁至此地,与村东头杨氏合居一村,因皆为杨姓,始名为杨家村,简称杨村。…[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刘家庄。后简称刘庄。…[详细]

杨十八郎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明嘉靖《开州志》记载:“什八郎寨,即什八郎里。元设千户,屯兵于诸寨,因名”。据杨氏族谱载:杨氏先祖,本西夏党项族,始祖唐兀台世居宁夏贺兰山。元灭西夏…[详细]

于家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于、刘两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分别取名于村、刘村。因两村连在一起,故取名于刘家村,后简称于家村。…[详细]

赵占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因遭水灾,苏堤口、姜堤口、赵堤口和刘家户合为一村。因赵氏人多,取名赵家庄,后简称赵庄。因大队更名,1982年经濮阳县人民政府“濮政〔198…[详细]

大没岸村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刘、王二氏从山西洪洞迁居在此古黄河道之河床,因河床很宽,看不到岸,取名没岸村。明末,由于人口居多,故名大没岸。…[详细]

韩没岸村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韩氏迁大没岸村旁自成一村,取名韩没岸。…[详细]

赵庄第一村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庄第一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东陈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东陈庄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队,为柳屯人民公社东陈庄村大队。…[详细]

赵庄第二村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庄第二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柳屯镇面积相当:
到柳屯镇必去著名景点

柳屯镇相关名人

柳屯镇特产与美食桃园建民耗辣椒
  • 中原优质小麦
  • 柳屯镇民俗文化
  • 相关资讯
    濮阳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