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胡寨镇 | 隶属:沛县 |
行政代码:320322105 | 代码前6位:320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6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6万人 |
人口密度:约6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清同治年间,因乡人胡朝阳带领村民筑起寨圩而得名胡寨。
沛县辖乡,1958年成立胡寨公社,1983年建胡寨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3.7万。沛胡公路、沿湖公路过境,鹿口河、顺堤河、京杭运河流经境内。辖胡寨、陶庄、杨店、张庄、十里铺、韩油坊、草庙、符庄、中闸、狄庄、鲍庄、隍城、玄帝庙、辛庄、朱阁、曹岗、安庄、刘岭、鹿口、吴双楼、王孟庄2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水稻。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胡寨镇上榜。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胡寨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二十里铺汉井为汉代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胡寨镇二十里铺村内路北。此地为沛县东南部,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逐渐形成良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高差3米,地层表面为沙土和亚沙
张伯英书张冠三懿行碑为民国时期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胡寨镇曹岗村。此地为沛县东南部,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逐渐形成良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高差3米,地层表面为沙土和亚
张爻谦先生之碑为民国二十三年三月(1934年)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胡寨镇胡寨村。周围有大片树林及农田,东西方向远处有村民居住房,此地为沛县东南部,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
二十里铺泰山奶奶庙为清代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胡寨镇二十里铺村西北(原二十里铺小学内北侧)。此地为沛县东南部,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逐渐形成良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高
杨守哲墓碑为民国时期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胡寨镇二十里铺村西侧村路南,此地为沛县东南部,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逐渐形成良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高差3米,地层表面为沙土
中华民国元年(1912),胡寨属沛县汉台乡。
1957年2月更名为胡寨乡。
1958年9月成立胡寨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改为胡寨乡。
2000年4月与湖西农场合并设立胡寨镇,一直沿用至今。
明末,陶姓在此居住,后形成村庄,故名。1972年,设陶庄大队,属胡寨公社。1983年,设立陶庄村村民委员会,属胡寨乡。2001年,设立陶庄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原名主庄,建于明朝初年,有一主姓人家在该地搭一庵居住,始称主庄。后有狄姓人家迁来居住,称主狄庄。随着岁月流逝,狄姓逐渐人丁兴旺,人口逐渐增多,而主姓人…[详细]
清同治年间,因乡人胡朝阳带领村民筑起寨圩而得名胡寨。…[详细]
乾隆下江南,在此处放一养马场,原叫草场,后在草场北建草粮神庙,后改叫草庙。…[详细]
据传说,姓杨一家3口人从陕西省受灾,一路要饭来到此处落足,开了一家店铺,因这家姓杨,故名。…[详细]
十里铺为古时驿站,是县城通往徐州的第一站,离县城十里,明洪武年间,王姓人在驿站旁边居住,逐渐形成村庄,故名。…[详细]
最早由符姓在此安庄居住,故名。1975年,设符庄大队,隶属胡寨公社。1983年,设立符庄村村民委员会,属胡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胡寨镇,沿用…[详细]
清光绪年间,因张姓人居多,称为小张庄。后兵荒马乱,土匪攻打该村,土匪曾夸下海口,如攻下该城,称其为乱葬岗子,攻不下称其为“皇城”,结果末攻下,取名“隍…[详细]
本村最早为曹姓在此居住,又因本村四周地势低洼,独此处居高,历年发水,此处均幸免,故名。…[详细]
朱阁村:位于胡寨镇东南2.5公里处。 …[详细]
辛姓建村,形成村落,故名。1958年,设辛庄大队,隶属胡寨公社。1983年,设立辛庄村村民委员会,隶属胡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胡寨镇。…[详细]
本村地处大运河边,据说大运河一路十八个闸口,本村位于中间,所以取名中闸。…[详细]
因当时鹿姓在渡口边居住,故名。1958年,为鹿口大队,隶属胡寨公社。1983年,设立鹿口村村民委员会,属胡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胡寨镇。…[详细]
明末清初,由陕西移民吴氏村民盖楼两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期,刘姓在高岭上建村,故名。原为刘岭大队,隶属胡寨公社。1983年,设立刘岭村村民委员会,隶属胡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胡寨镇。200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