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港上镇 | 隶属:邳州市 |
行政代码:320382109 | 代码前6位:32038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3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46万人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明初设为集市,名兴隆镇。清代改称“土巷(jiang)上”,后更名“港上”。
港上,明初称“兴隆镇”,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310国道穿镇而过,大沂河傍镇南流,临岸风光秀丽,沃野千顷,林果飘香。
银杏产业发展迅猛。现拥有百年以上古树14000余棵,银杏密植园20000亩,银杏GAP采叶圃10000亩,银杏育苗3000亩,沂河千亩银杏观光带和两个银杏观光园。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3500吨,银杏果600吨。业已形成银杏茶、酮、果、保健品四大系列40多种产品,并畅销海内外。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乡”。
农业产品资源丰富。初步建成10000亩优质桑园、5000亩辣椒园、3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2000亩日本油栗园、500亩银杏苗木花卉盆景市场和果果、果桑、果菜、果药
2023年12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港上镇为2023年江苏省卫生乡镇。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港上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港上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港上镇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港上镇上榜。
1957年设港上乡、1958年设立人民公社、1983年设港上乡、1991年设港上镇。
因位于港上镇东部,故取名港东。居委会驻港东,故而得名。…[详细]
因其位于港上镇中部,故称港中。1958年属港上公社港上大队,1961年属港上公社为港中大队,1983年属港上乡为港中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属港上镇为…[详细]
港上镇自东向西分为港东、港中、港西三个行政村,因在港上镇西部故称港西。…[详细]
明初,从山东郯城县大谢庄迁来,因地处大谢村北,称北谢村。而北东村位于北谢村东部,故称北东村。村委会驻北东得名北东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明初,从山东郯城县大谢庄迁来,因地处大谢村北,称北谢村。北西村由北谢村分出,因位于村西头称北西村。…[详细]
元朝中期,齐姓人家迁此居住,因紧靠沂河,取名“齐河村”。明代,齐河村兴集,一度改称“齐街”。清末、民初集市败落,村名演变为齐村。…[详细]
清乾隆年间,何姓在此拓垦定居,取名“何庄”,道光年间,何姓在村中盖楼,现称“何楼”,咸丰年间,何姓将楼卖与曹姓,遂更名“曹楼”沿用至今。…[详细]
后湖村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港上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邳州市港上镇前湖村位于邳州市港上镇东北部,全村560户,7个村民小组,1862人,土地面积1334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350元,村集体经济…[详细]
明万历年间,王姓从山东珩头村迁此拓垦定居,以姓取名王庄,沿用至今。清道光年间,李姓从山东赵楼迁此拓垦定居,成村后,以姓取名,故称。…[详细]
雍正年间,司姓建楼,因故未完工,故称“半楼庄”。乾隆年间,沂河决口将庄北半部冲没,遂后称半庄至今。村委会驻半庄得名半庄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清嘉庆年间,港上冯姓来此建窑烧砖,随之拓垦定居,取名冯窑,沿用至今。…[详细]
清康熙年间,大范庄范姓第十房分居于此,遂以“十房”为村名,沿用至今。…[详细]
明初,高姓人家迁此居住,称小高庄,明万历年间建楼,改名为小楼,因另有小楼村,为避重名,而改名南楼村。…[详细]
明初,范姓从石坝窝迁此定居,以姓取名“范庄”清光绪年间,范姓家族兴旺,村落扩大遂改称为“大范庄”,现称大范。…[详细]
清康熙年间,邳北四大地主之一窦洪年(窦善人)来此设场晒谷,居住人士的长辈都是窦善人的长工,简称窦场,沿用至今。…[详细]
清顺治年间,薛姓迁此定居,始称“薛庄”。雍正年间,冯姓迁入,咸丰年间,薛姓人少,冯姓兴旺,遂将村名改为冯庄。…[详细]
此处原为古城兴隆街旧址,清康熙七年发生郯城大地震,城陷,出现大沙滩,后逐渐长满荆棘。康熙三十五年从山东青州迁徙移民,在荆棘林北定居,故称北荆邑。…[详细]
此处原为古城""兴隆街""旧址,清康熙七年,发生郯城大地震,城陷,出现大沙滩,后逐渐长满荆棘。康熙三十五年,从山东青州迁徙移民,在荆棘林北定居,故称南…[详细]
元朝中期,庄姓从山东莒县迁此定居,始称“庄村”元末,村中建有庙庵,遂改称为“庄庵”,1966年以谐音改称为庄安。…[详细]
清康熙十七年,石姓人家由葛埠村迁此定居,以石姓取名为石家村。…[详细]
卢庄村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港上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