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燕子埠镇 | 隶属:邳州市 |
行政代码:320382122 | 代码前6位:32038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3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因村东、南各有一条垄子,其形状如燕子,故得名燕子埠村,因驻地燕子埠村而得名。
邳州市辖乡。江苏省粮食生产基地。1953年为十六区,1957年建燕子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40公里。面积77.2平方公里,人口3.1万。棠台公路过境,310国道从乡南境通过,车台公路从乡东境通过,北部伊家河通京杭运河。辖燕子埠、韩寺、徐洼、东佛头、西佛头、东棠棣埠、西棠棣埠、茅寺、扒山、徐庄、尤村、大吴、小吴、黑山、刘官庄、石韩、陈黄楼、范庄、花山、郭庄、岗子2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花生产量居邳州市第一位。石灰岩、白云岩储量大,地下有钛铁矿,所产大理石明朝时就是贡品。寨山奶奶庙摩崖石刻记载康熙七年鲁南大地震情况,是世界罕见的地震文物。尤村
2022年1月,燕子埠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0年1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燕子埠镇为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文化旅游:
碧霞宫祀“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奶奶庙”,主道场在东岳泰山上,各地都建有“碧霞宫”。邳州市燕子埠镇奶奶庙位于寨山村山上,寨山海拔 160 米,山势陡峭。庙址位于山南坡。寨山奶
青龙山墓群为东汉缪氏家族的墓地。该位于燕子埠镇的西南部,山南为尤村。在青龙山的顶部及东部山坡地带发现多座西汉时期的土坑竖穴墓及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石墓。1982 年调查发现了东汉彭城相缪宇墓。缪
燕子埠镇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310国道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中运河镶嵌南北。面积77.2平方公里,人口3.1万。1953年为十六区,1957年建燕子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辖燕
寨山摩崖石刻又称邳州燕子埠地震摩崖石刻。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1668年7月25日晚7时至9时),山东郯城发生地震,震后举人雷亨坤记下了这次地震的情况,由寨山主持道士刻勒石上。刻面高1.
尤村墓地座落在徐州邳县西北55公里的燕子埠乡青龙山南麓。1982年,由南京博物院和邳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发掘。这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画像石墓(图)。墓葬由墓垣、封土和墓室组成。墓垣由下而上由四层石
1957年设燕子埠乡,1958年设立燕子埠人民公社,1983年设燕子埠乡,2000年4月设燕子埠镇。
因村东、南各有一条垄子,其形状如燕子,故名。…[详细]
早年村里郭姓居多,而得名。1949年属山东省兰陵县。1953年9月划归邳县。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郭庄大队。1983年村改制称郭庄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以林南花山子取名。1949年属山东省,1953年划归邳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燕子埠人民公社花山子大队,1983年乡村改制称花山子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由寨山、鹿庄名各取一字而来。1949年属山东兰陵。1953年划归邳县。1958年称范庄大队和岗子大队。1983年改称范庄村和岗子村民委员会,2001年…[详细]
陈黄楼村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燕子埠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始为庄姓地盘,因庄姓财主犯罪,土地被收为官地,后刘姓居多,又称刘官庄。…[详细]
因驻地靠黑山而得名。1949年属山东兰陵县,1953年划归邳县。1980年称燕子埠公社黑山大队。1983年改称黑山村民委员会,2001年区划调整,沿用…[详细]
吴姓建村时,与大吴村相比较小,故称小吴。…[详细]
初建时村大,吴姓居多,故称大吴。1949年隶属山东兰陵县,1953年9月划归邳县。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燕子埠公社大吴生产队。1983年乡村改制称大…[详细]
原地址在青龙山西,后因陆续搬迁到青龙山南,故称尤(游)村。…[详细]
扒山村位于扒山北麓而得名。1949年隶属山东省兰陵县二区。1953年划归邳县之后隶属十六区、十五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改称燕子埠公社扒山大队。1…[详细]
茅寺村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燕子埠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据明永乐六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村后有莲花山,山上长满棠林,故称。…[详细]
据南朝梁武帝善结佛缘,在此设东西佛房两处,以供行脚乞食头陀僧人食宿,故称。…[详细]
早年因徐姓始居,且此处地势低洼,故称。1949年隶属山东兰陵县,1953年9月划归邳县。1980年人民公社化时称徐洼大队,1983年称徐洼村民委员会,…[详细]
“韩寺”,原名“兴国院”,始建于隋唐年间,后更名为“韩寺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