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港口镇 | 隶属:修水县 |
行政代码:360424108 | 代码前6位:36042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9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港口意为双港汇合之口,境内两条河流纱笼河与卢坊河在此交汇,故名。
一、港口概况
港口镇位于两省(江西、湖北)三县(修水、崇阳、通山)六乡(港口、布甲、溪口、大源、塘山、山界)的交接点,面积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辖行政村12个,有人口2.1万。大革命时期,港口是湘、鄂、赣根据地之一,161名英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今天,港口人民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谱写出又一首壮丽的诗篇。
1999年的港口,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000万元。财政收入300万元,上交税收1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元。从1994年起,连续六年荣获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文化旅游:
纱笼村位于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纱笼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民风纯朴,纱笼桥闻名遐迩。纱笼桥,这座坐落于江西省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的古桥,横跨五里港,呈现东西走向。它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
商,属艾侯国。
秦、汉,属艾县。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
1912年后,属义宁县。
1914-1949年,隶修水县黄龙区,设港口乡(含布甲)。
1949年,属溪口区,分设卢坊、港口、纱笼3乡。
1953年,隶十二区(溪口区)分设洞下、纱笼、港口、卢坊、龙颈、大源、高岭7乡。
1956年,复称溪口区,辖卢坊、港口2乡。
1958年9月,成立卢坊公社。
195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49至1957年属港口乡,1958年建立港口公社设为港口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1949年隶属港口乡,1949年隶属龙颈乡,1958年建卢…[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1949年属港口乡,1951年与界下、坳上两村组建龙井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49年隶属港口乡,1951年隶属龙井乡,1958年建卢坊公社设正…[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1949年隶属港口乡,1951年隶属卢坊乡,1958年建卢…[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源村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49年隶属港口乡,1951年隶属纱笼乡,1958年建港口公社分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洞下村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至1958年隶属港口乡,1958年建港口公社分设高联大队与岭…[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1949年隶属港口乡,1949年隶属卢坊乡,1958年组建…[详细]
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社区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