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港镇 | 隶属:修水县 |
行政代码:360424110 | 代码前6位:36042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溪口水自北向南流贯全境,该镇地处溪口水西边,故名。
一、基本情况
西港镇位于修水县域中部,全镇总面积50.8平方公里,有耕地1.25万亩,全镇人口230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1人,列全县第二,现设13个行政村,146个村民小组。
西港原设乡管辖,199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定名为西港镇。
二、特色产业
西港离县城29公里,交通便利,开阔,地域有着发展商品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栽桑养蚕、化红种植、豆腐加工、养“杭母猪”是西港的四大特色,尤以医疗保健、化痰止咳、滋阴降火的传统果品--“化红”和食用保健、味美可口的加工食品--“油豆腐”享有盛誉。西港是修水县蚕桑的主要产地,全镇
商,属艾侯国。
秦、汉属艾县。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高乡三十八都,崇乡四十一、四十二都。
1912年后,属义宁县。
1914-1949年,隶黄龙区,设西港乡。
1949年后,属马坳区、杭口区(部分),分设为詹坊、官塅、上湖、修寒4个乡。
1952年,上湖分为堰上乡、马龙乡。
1956年,修寒、马龙并为修湖乡。
1958年,修湖、堰上合并为上湖乡,詹坊并入官塅乡。
195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官塅乡,1958年属西港公…[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上湖乡,1952年属堰上乡…[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上湖乡,1952年属堰上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上湖乡,1952年属堰上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修寒乡,1956年属修湖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上湖乡,1952年属马龙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山村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西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官塅乡,1958年为西港公…[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官塅乡,1958年为西港公…[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湾头村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西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高乡三十八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49年属詹坊乡,1958年为西港公社…[详细]
周期雍(1479年—1551年),字汝和,别号泉坡,明江西宁州(今修水县西港镇湾台村)人。正德三年(1508)考中进士。授官为南京御史。刘瑾既诛,被刘瑾排斥的人重新又都得到起用,而给事中李光翰、任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