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碾伯镇所在地碾伯,得名于古羌语。

2022年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变更海东市部分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碾伯镇,设立碾伯街道、岗沟街道。

雨润镇取雨露滋润之意而得名。

寿乐镇因当地有藏传佛教寺院羊官寺又名“寿乐寺”而得名。

明代时期在高庙东、西村的山冈上建有雄伟壮观的“东头大庙”,因其庙而得名。

洪水镇因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而得名。

高店镇因所在地地势高、曾有车马店而命名为高店。

瞿昙镇因境内瞿昙寺而得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草台寺,坐落在瞿昙镇台沿村,距瞿昙镇人民政府9千米。瞿昙镇“花儿会”历史悠久,自清道光年间开始,到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以参加人数多、庙会规模大而享誉西北。

共和乡因1952年设共和乡而得名。

中岭乡因境内有三条岭,其政府所在地居中,故得名中岭。

李家乡因辖区内李姓人口多而得名。

下营乡因乡人民政府驻下营村而得名。

芦花乡因乡域内的芦花寺而得名。

14、马营乡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马营乡因乡域内有马营寺而得名。

马厂乡因历史上曾有一个大型养马场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