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乡

地名:下营乡隶属乐都区
行政代码:630202203代码前6位:630202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车牌代码:青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98.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984人
人口密度:约3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下营乡因乡人民政府驻下营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下营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2千米。人口0.6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8%。面积98.1平方千米,辖下营、尕庄、上营、坑坑、白土庄、卡子门、杨家庄、上祝家、杨家堡子、下祝家、茶龙、塔春12个村委会。民国初属归德堡,后称维新乡、平等乡,1950年沿旧制设茶龙乡,1956年划归高店乡,1958年并入汉庄公社,1963年分设下营公社,1984年改称下营藏族乡。

历史沿革:

民国初期,属归德堡,先后称维新乡、平等乡。

1950年,沿旧制设茶龙乡。

1956年,划归高店乡。

1958年,并入汉庄公社。

1963年,分设下营公社。

1984年,改设下营藏族乡。

朝阳山公园
下营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清时期,下营乡为军事驻地,设立两个兵营,本村是前营,故名。…[详细]

白土庄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土壤碱含量高,颜色呈白色,故名。1949年称白土庄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白土庄大队,文革时称红卫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白土庄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坑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地势较临近村低,故得名。1949年时称上营村,1952年因人口多分为坑坑村,1958年时称坑坑子大队,文革时称曙光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坑坑村民…[详细]

上营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时期下营乡为军事驻地,设立两个兵营,本村是后营,故名。…[详细]

塔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塔春是藏语的译音,意思是走动过的山,故名。…[详细]

茶龙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土壤碱含量高,茶龙藏语译音是碱沟,故得名。…[详细]

祝家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全村90%以上全部为祝姓,故得名。1949年称祝家官沟村,1963年调整分为上、下祝家大队,文革时称祝家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上、下祝家村民委员会,…[详细]

堡子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堡子村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卡金门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下营乡为军事驻地,在本村设卡子,故得名,为卡子门,后在本地发现金矿。…[详细]

大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庄村因面积大,故得名。解放初叫大庄村,1955年叫大庄合作社,1958年叫大庄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大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以下地名与下营乡面积相当:
到下营乡必去著名景点
下营乡相关名人
下营乡特产与美食
下营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乐都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