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经乡镇自主申报、区县审核上报、川渝两地专家联合评审等程序,拟认定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村等136个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
  1951年1月置石碾村(属分水乡)。1958年11月改石碾村为石碾区队,1961年划出部分给双丰大队后为石碾大队,1984年化归分水镇为石碾村。2004年9月村组建制调整时,将原大坝村3、4、5、6、7、8、11、12组、高枧村、金银村、石碾村合并为现石碾村,沿用至今。石碾村……。
  因其境内永胜寺,故名。1951年1月建永胜村,属凉风乡,1953年划归甘宁乡,1955年将水田村并入,1958年11月改永胜村为永胜管理区队,1961年改为永胜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将原甘宁镇白云村、永胜村合并为永胜村。永胜村……。
  天鹅村,以境内地名天鹅牡丹得名。1962年从野漆,帽盒大队各划出部分生产队建天鹅大队,以境内地名天鹅牡丹得名;1984年改为天鹅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由原天鹅村、野漆村、帽合村合并为天鹅村,沿用至今。天鹅村……。
  龙溪村,因境内龙溪沟,故名。1951年1月建太平村(属马头乡),因从前驻过“太平团”得名。1953年划规谷雨乡,1958年11月改太平村为太平区队,1962年划出新厂大队后改为太平大队,1967年改为战斗大队,1975年复名太平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因境内龙溪沟更名为龙溪大队,1984年4月改为龙溪村至今。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时,撤销龙溪、桂花、新厂3个村,设置龙溪村,管辖原龙溪……。
  因其境内下中坝,故名。1951年1月建下中村。1967年改名为卫东大队。1975年复名为下中大队。1984年该大队为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建制调整,由原下中村、茶地村合并成下中村,沿用至今。下中村……。
  1962年由石桶大队析出石坪大队,以境内石桶寨、胡家坪各取一字而得名。1962年由石桶大队析出石坪大队,以境内石桶寨、胡家坪各取一字而得名。1984年改为石坪村,2004年9月撤销石坪、石桶两个村,设置石坪村,管辖原石坪、石桶两个村的范围,村委会驻地扶家大坝,沿用至今。石坪村……。
  睦和村常年绿树成荫,花果飘香,优质龙眼、荔枝、枇杷、柚子、柑橘等名优果树遍布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5%。村容村貌别具一格,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强,曾荣获重庆市“卫生村”和涪陵区“卫生村”光荣称号。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相传当年杨贵妃喜食的荔枝就产于此地,同时也是涪陵龙眼的故乡,全村百年树龄以上的龙眼古树有数十株。该村以赏花品果,休闲观光为特色主导产业,逐步走上了“旅游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成功举办……。
  二渡村位于江北街道东北部,地处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与大渡村、点易社区相邻。二渡村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与辖区龙头企业及科研单位深度合作,有效形成了以优质(富硒绿色)青菜头、传统风脱水榨菜为主的“一村一品”。全村建设绿色标准化青菜头种植基地2500亩,基本实现应种尽种;主导产业带动全村1000余名从业人员参与其中,农民收入750万元。二渡村以“二渡味道”为灵魂,……。
  因此村连着新桥村和双井村,故得名连二村。1952年属堡子乡,1958年由村改为生产大队,属堡子公社,1984年1月大队改为村,公社改为乡,属堡子乡,1992年9月属堡子镇,2002年12月,将庆龙村并入连二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仍属堡子镇,2008年5月属蔺市镇至今。连二村……。
  跳磴镇石盘村,位于跳磴镇东部,南邻长江,北靠金鳌村,西接沙沱村,东与鳌山、民胜村为界。石盘村土地面积4920亩,耕地面积1206.488亩;常住人口1799人、896户。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石盘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等荣……。
  以原地名“双河村”得名。于1982年恢复村名后,双河村村民委员会随之成立并得名。1951年改革时名双河村,1958年更名“双河大队”,后一度称“前卫大队”;1982年复名为双河村,双河村村民委员会随之成立并得名,地名沿用至今。双河村……。
  跳磴镇蜂窝坝村,位于大渡口区西南部,共有村民195户,435名。全村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1200余亩,山地500余亩,林地2000余亩,有丰富的历史自然资源如:月亮洞、猫儿峡、老鹰岩、仟夫栈道、金剑山摩岩等景点。蜂窝坝村正强化蜂巢党建引领,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制定了康养蜂窝坝、人文蜂窝坝、蜂蜜蜂窝坝、酒香蜂窝坝、末耕蜂窝坝、丝绸蜂窝坝、体育蜂窝坝等发展战略。蜂窝坝村以大渡口乡……。
  以地名“民胜村”得名。1982年成立,民胜村村民委员会也随之成立,沿用至今。以人民的胜利之意命名“民胜”。1951年建村,1958年更名大队,1982年恢复村名,民胜村村民委员随之成立并得名,地名沿用至今。民胜村……。
  该村委会于1953年成立并得名,分为仓楼和上坝,骑龙村分为白杨和骑龙。1957年,仓楼村和上坝村合为前进中心社,白杨村和骑龙村合为同心中心社。1958年10月,改名为管理区。1962年10月,前进管理区分为仓楼大队和前进大队,同心管理区分为白杨大队和骑龙大队。1965年10月,白杨和骑龙合为骑龙大队。1980年12月,前进大队改名为二岩大队,骑龙大队改名为下堡大队。1984年3月,改名为大树村并组……。
  该村委会于1952年8月成立并得名,属新建村。1953年2月,新建村分为干坝村和六角村,部分划归院子村。1957年,干坝村和六角村合为胜利中心社,1958年10月,名胜利管理区。1962年10月,胜利管理区分为干坝大队和六角大队。1965年10月,两个大队合为干坝大队。1984年3月,改名为干坝村并组建村委会,此地名沿用至今。干坝村……。
  因曾有万缘桥得名,人民群众习惯称呼。此地名沿用至今。1953年分为槽房村和小湾村;1957年,槽房村与小湾村合为大塘中心社;1958年10月改为管理区;1962年10月,大塘管理区分为大塘大队和学堂大队;1965年10月,大塘大队与学堂大队;1984年3月改名为村。1998年2月,五宝和万元合为万缘村并组建村委会,此地名沿用至今。万缘村……。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