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

地名:二塘乡隶属化隆回族自治县
行政代码:632127205代码前6位:632127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车牌代码:青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909人
人口密度:约7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唐朝时期从巴燕镇起向西设第二个塘墩,传递信息之用。二塘系汉语,第二个塘墩。

基本介绍:

二塘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7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1.8%。面积103平方千米。辖大塘、二塘、三塘、上滩、角扎、庄子湾、红牙合、尼昂、香里胡拉、隆欠、二塘沟、尕什加、尕吾山、科却、格许、工哇滩一、工哇滩二17个村委会。1950年设二塘乡,1958年并入城西公社,1962年分设二塘公社,1984年复设二塘乡。

朝阳山公园
二塘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唐官府设立的里程标记,墩是从县城往西数第二个塘墩。县城第二个里程,故名。…[详细]

工哇滩一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称向贡巴,甘肃省拉卜楞寺院的农田,村名属寺院的佃户。后演变成今名。工哇滩系藏语译音:意为寺院滩。后冠以一、二,以示区分。…[详细]

工哇滩二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称向贡巴,甘肃省拉卜楞寺院的农田,村名属寺院的佃户。后演变成今名。工哇滩系藏语译音:意为寺院滩。后冠以一、二,以示区分。…[详细]

尼昂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初期从民和迁来几户冶、马、韩等姓,在此开荒种地。系藏语译音为意为阳坡里面,故名。…[详细]

香里胡拉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夏茸浩拉”。后演变成香里胡拉。系藏语译音为意为夏茸尕卜牧圈;香里,原名夏茸;胡拉,原名浩拉;浩,指土谷浑。…[详细]

上滩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滩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格许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从尖扎县迁来十五户牧民落户,其中一户主叫“格秀”,故名格秀,后演变成格许。另云:曾一高僧名为格秀,在此修行。系藏语译音:人名。…[详细]

角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庄从香力胡拉,格许分迁。意为蕨麻地,故名。…[详细]

庄子湾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年间从河州和政县、本县李家庄、隆欠等地迁居。系汉语:意为村庄建在山坳,故名。…[详细]

红牙合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建在红土垭豁根。得名“红垭豁”。后演变成红牙合。红土垭豁之意。…[详细]

隆欠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末年从民和县迁来冶姓开荒种地。原称“隆产”,后演变成“隆欠”。藏语译音:意为横沟,故名。…[详细]

尕什加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尕什加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二塘沟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为荒山沟,后从二塘村迁居。本村坐落于沟内而得名。…[详细]

尕吾山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年间从本县卡力岗山、乙什春村等地迁来苏、马、张三姓定居,因村庄建在尕吾山。尕吾山系藏语译音:意为白(雪)山,故名。…[详细]

科却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从甘肃迁居。原址名称“科才”,后演变成科却。…[详细]

大塘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3年由工哇滩村的史、吴、刘三姓垦荒种植,因该地滩大,故名“大滩”。后演变成“大塘”。大塘系汉语:意为滩大。…[详细]

三塘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官府设立的里程标记,墩是从县城往西数第三个塘墩。县城第三个里程墩,故名。…[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二塘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二塘乡面积相当:
到二塘乡必去著名景点

二塘乡相关名人

二塘乡民俗文化
div>
相关资讯
化隆回族自治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