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街道

地名:龙驹寨街道隶属丹凤县
行政代码:611022001代码前6位:611022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4 邮政编码:711400
车牌代码:陕H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179.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0.41万人
人口密度:约58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6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相传秦末项羽所乘坐骑乌骓马产于此,故以雅名“龙驹”名寨迄今。清雍正《陕西通志》载“水走襄阳,陆入关辅,南北辐辏,一巨镇也”即此。

基本介绍:

龙驹寨街道办事处位于商洛市以东40公里的丹凤县城。东与本县铁峪铺、花瓶两镇接壤,南连寺坪、竹林关镇,西邻商镇、北接蔡川、庾岭、峦庄三镇,街道办驻地凤麓社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龙驹寨自古为南接吴楚、北通秦晋的水旱码头,交通重镇。清乾隆年间,曾设州国衙门,民国初设商县县佑,驻龙驹寨;1946年,设陕西省第四行政督查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龙驹寨办事处,1949年6月1日,龙驹解放,成立丹凤县;1958年9月公社化,建立龙驹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称龙驹镇,1997年5月机构改革,将原风冠区公所及其所辖的河南、西河两乡并入龙驹寨镇;2001年11月原涌峪乡撤销建制并入龙驹寨镇;2024年

+查看详细龙驹寨街道概况>>

文化旅游:

盐帮会馆

盐帮会馆盐帮会馆古建位于县党校院内,现有大殿两座8间,现占地390m2,原占地4429.8m2。

陈家村进士院

陈家村进士院位于丹凤县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事处陈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丹凤县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于此设州同衙门,属商州东上洛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

民国四年(1915年),设商县县佐,驻龙驹寨。

民国二十年(1931年),撤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兼设保安司令公署龙驹寨办事处。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撤办事处,改设陕西省龙驹设治局,属省。

1954年11月,改设城关镇。

1958年9月,成立改龙驹公社。

1984年6月,改

+查看详细龙驹寨街道历史沿革>>

商洛丹江公园
凤麓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居住地在凤冠山南麓附近。该村于1949年6月,丹凤县成立后,属龙驹寨区东街乡(后改为第一区);1953年6月,属第一区城关乡;1954年10月,更名为…[详细]

西关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龙驹寨西城门外而得名。该村于1949年6月丹凤县成立后,归西街乡,属龙驹寨区;1953年6月,东、西街合并,称城关乡;1954年10月更名为城关…[详细]

丹江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居住于丹江北岸附近。该村于1949年6月丹凤县成立后,属龙驹寨区;1953年6月,归城关乡,属第一区;1954年10月更名为城关镇;1958年公社化时…[详细]

中街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丹凤县城中段而得名。该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中街大队,属龙驹人民公社;同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198…[详细]

水泉社区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水泉而得名。该村1949年6月丹凤县成立后,归设东街,属龙驹寨区;1953年6月,东、西街合并,称城关乡;1954年10月更名为城关镇;1958…[详细]

鹿池社区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说有一盐鹿到此坪,后到山西省洪桐县路村卧下。因盐鹿到此留一小咸水池而得名。…[详细]

东河社区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驻地处东河畔而得名。该村1949年6月,丹凤县成立后,归东河乡,属龙驹寨区;1953年6月,东、西街合并,称城关乡,属第一区;1954年10月更名为城…[详细]

西凤社区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凤冠山西而得名。该村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西河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龙驹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龙驹人民公社…[详细]

下湾社区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百顷湾下湾处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八保;建国后在原八保区域设河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江南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详细]

河涧社区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居住处河涧而得名。该村于1949年,归河南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称江南人民公社,同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1960年,成立百顷大…[详细]

罗家社区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罗姓人居住较多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八保,1949年建国后在原八保区域设河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建立江南人民公社;同年12月丹凤县撤销…[详细]

刘家河社区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刘姓居住河湾而得名。该村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西河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龙驹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龙驹人民公…[详细]

陈家社区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陈家村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老君乡第三保;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龙驹寨区西河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改称龙驹人民公社红光大队;同年12…[详细]

古城社区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驻地古城村而得名。该村于1949年6月,归西河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称为龙驹人民公社古城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龙驹人民公…[详细]

贺家社区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贺姓人居住最多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归龙驹寨镇第七保,194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范围内设西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龙驹人民公社…[详细]

凤冠社区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理位置坐落凤冠山下,依凤冠山而建。坐落丹凤县凤冠山下,脱贫攻坚实施后2024年开始承担易地搬迁项目得名的新建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冠山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凤冠山处在本村而得名。该村1949年6月丹凤县成立后,属龙驹寨区;1953年6月,称城关乡,属第一区;1954年10月更名为城关镇;1958年公社化…[详细]

赵沟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1949年6月,归西河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称龙驹人民公社仙桃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龙驹人民公社并入商县;1961年8…[详细]

桑树坪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桑树坪村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枣园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前村中有一颗枣树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二保;194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二保区内设涌峪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称红…[详细]

秋树坪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曾有一棵秋树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二保;1949年建国后在原二保区内设湧峪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红专人民公社秋树坪大队;1958年…[详细]

白家庄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此庄以白姓为主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二保;1949年建国后在原二保区内设湧峪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红专人民公社白家庄大队;1958…[详细]

青峰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二保;建国后,在原二保区内设涌峪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称红专人民公社青峰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详细]

店子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民国时期属于龙驹寨镇第十一保;建国后,在原十一保区内设资峪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称东风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详细]

白衣寺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过去此村建有白衣菩萨寺院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于龙驹寨镇第十一保;1949年6月在原十一保区内设资峪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改称东风人民公社;1…[详细]

麻地湾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民国时期归龙驹寨镇第十一保;建国后,在原十一保区内设资峪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称东风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详细]

资峪沟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据说最早此沟狭窄只能过人,叫窄沟后叫转音为资峪沟。…[详细]

宽坪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1949年,属双槽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称超英人民公社宽坪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成立双槽人…[详细]

小岭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十三保双槽;1949年6月,解放初,属龙驹寨区双槽乡;1950年3月,划归第一区;1956年3月,属县直属双槽乡;1958年9…[详细]

双槽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一孤山将一条河沟分为两道河沟,故得名双槽。…[详细]

大庄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居民多、村庄大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龙驹寨镇第十三保;解放后在原十三保区内设双槽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超英人民公社大庄大队;同年12月,丹凤…[详细]

何家店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前有何姓人在此开店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于龙驹寨镇第十三保;194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十三保区内设双槽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详细]

油房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194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双槽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称超英人民公社郭家沟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19…[详细]

江湾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丹江河湾道处而得名。该村1949年6月归月日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称为江南人民公社江湾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江南人民…[详细]

保仓村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民国时期为龙驹寨镇第十保;建国后,在原十保区内设月日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并入江南人民公社,称保仓大队;同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江南人…[详细]

西康村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名西炉,后更名为西康。该村民国时期归龙驹寨镇第十保;194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十保区内设月日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并入江南…[详细]

三皇庙村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三皇庙而得名。该村民国时期属长岗乡第一保;建国后,设西岭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丹江人民公社(原竹林关乡);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详细]

马炉村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高级社时由马兰台、炉岔沟合并而得名。…[详细]

北炉村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北丈沟中心,临近有马炉大队而得名北炉。…[详细]

代庄村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民国时期归龙驹寨镇第十一保;建国后,在原十一保区内设资峪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称东风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详细]


以下地名与龙驹寨街道面积相当:
到龙驹寨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龙驹寨街道相关名人

龙驹寨街道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