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朱家坬镇 | 隶属:佳县 |
行政代码:610828108 | 代码前6位:6108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232人 |
人口密度:约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朱姓者在山凹处建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佳县辖乡。1961年设朱家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朱家崄、前何、高家崄、暖渠山、庙峁、申沟、刘长、刘贤、安余梁、郑家崄、李家崄、前吕岩、后吕岩、南吕岩、上何、楼焉、寨渠、长沟、沙湾、土沟、崖畔、泥河沟、桑焉、丰家山、白家焉、垴坢圪达、刘家沟、贺家峁、薛家元、马连湾、强家、武家峁、刘家崄33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谷子、马铃薯为主。红枣栽植面积广,畅销全国各地。境内有元朝以石窟为主体的佛堂寺,以其独特的建造闻名遐迩。??.
历史沿革:
清末及民国属十二地方之车会地方。
1949年,属通镇区,设为下何家坬乡。
1956年11月,属八区(驻地通镇)。
1958年10月,改属下何家坬公社;同年12月,葭县并入米脂县,又属通镇公社。
1961年9月,复设葭县后,成立朱家坬公社,辖33个生产大队。
1984年7月,改设为朱家坬乡,辖33个行政村。
2011年6月,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姓朱的居住山坬上而得名。1958年建立朱家坬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朱家坬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改镇,更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武姓人居住于山峁上而得名。1958年9月7日建立武家峁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武家峁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脑畔圪塔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家沟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家坬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白的人家最早居住山墕而得名。1958年9月7日建立白家墕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白家墕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南2.5千米处是黄河边,传说有一个河堡(古县城)地处沟里,故得名宁河沟,后因沟前有一个泥潭,故改名为泥河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旁有沙梁,故改为沙湾。1958年9月7日建立沙湾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沙湾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改镇,…[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何的人氏居住于山坬上,而得名。1958年9月7日建立前何家坬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前何家坬村村民委员会,20…[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吕岩分为三个自然村,地形位于前沟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王国治后裔分居,此境内有楼为俧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沟渠,背风向阳而得名。1958年建立暖渠山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暖渠山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改镇,更…[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小庙建在山峁上而得名。1958年9月7日建立庙峁村生产大队,属朱家坬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变更为朱家坬乡庙峁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改镇,更…[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家坬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郑家坬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