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山镇 | 隶属:镇巴县 |
行政代码:610728115 | 代码前6位:6107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724人 |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因地处大巴山区而得名。
基本介绍:
巴山镇地处镇巴县东南隅,东邻紫阳县麻柳镇,南接万源市皮窝乡,西毗盐场、渔渡镇,北依小洋镇,距县城62公里。全镇总面积144.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370亩,林地面积320700亩。下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5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16户9477人。2024年工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88元。全镇共有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3个,在册建档立卡户1010户3236人 。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巴山镇为2024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南乡宣化里双白河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南区双河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双河联保3、4、5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分设渔渡乡2、3保。
1950年,设渔渡区淇水、松树、鹿池3乡。
1958年,为淇水、松树2个管理区。
1961年,合并为松树公社。
1982年,将松树源滩公社部分村合并成立巴山公社。
1984年5月,设巴山乡。
1996年5月,将松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建大队时,以活水农业社名称命名活水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活水村。2001年10月将大寨沟村合并为活水村,将庄子村、独田湾村合并为淇水村。2…[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鹿池坝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鹿池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鹿池村。2001年将冉家湾村、盐井村合并为鹿池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宝山山名命名宝山大队。1984年建村时宝山村。2001年10月将红岩庙一部分划给宝山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建大队时,并入青龙大队。1967年更名东升大队。1981年划出时,以驻地白腊园自然村名命名白腊园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白腊园村。2001年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松树坝地片名前二字命名松树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松树村。2001年10月将四岭村合并为松树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钟家营自然村名命名钟家营大队。1967年更名四新大队。1981年恢复原名钟家营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钟家营村。2001年1…[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白家垭自然村名命名白家垭大队。1967年更名红椿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村时为白家垭村。2001年10月将沙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