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村乡 | 隶属:沐川县 |
行政代码:511129206 | 代码前6位:511129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450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1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505人 |
人口密度:约4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一是在此居住的人家杨性居多,故名。三是早年杨柳成行,人烟稠密,故名。
基本介绍:
沐川县辖乡。1951年建团结乡,1955年与新生、新建合并建舟坝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析出建团结公社,1981年改为杨村公社,1984年置杨村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新坝、桢楠、茨岩、两路、梭堂、硝坝、黄沙、龙洞、碑坪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园木、纸浆板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境内优质铁矿蕴藏丰富。
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属屏山县沐川境杨村乡舟坝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杨村乡并入舟坝乡。
1951年,析置团结乡,驻新坝村。
1955年,与新生、新建2乡合并为舟坝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61年,析置团结公社。
1981年,更名杨村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地势平坦,紧邻杨村河坝而得名杨村坝。2012年9月前属杨村乡新坝村,2012年10月成立杨村坝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在百年前有一株胸径约3米的桢楠树而取名桢楠坝,后来取村名是以桢楠坝更名桢楠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解放前名为杨村坝村,解放后为纪念新中国成立,更名为新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村内有一条叫茨岩河的河流穿过全境而改名为茨岩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民国时期,有一条乐山至马边大路,另一条杨村至马边路,得名为两路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原有一块很大平坦的地,存在着很适合于刻碑的石头而得名碑坪。…[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硝坝村原名红金大队,1981土地下户后,改名为硝坝。本村有一重要水源地,因其水质含硝量较高而被命名为硝水洞,而硝坝也因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传说有龙在此地山洞休憩过,改村名为龙洞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