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宝镇 | 隶属:贡井区 |
行政代码:510303106 | 代码前6位:51030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3 | 邮政编码:643010 |
车牌代码:川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4.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贡井区五宝镇因有五个宝的传说而得名。“五宝”即照石明灯、黄桷叮当、犀牛望月、天鹅抱蛋、鲤鱼朝石。
基本介绍:
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地处贡井区西南,属浅丘山区,东与龙潭镇、荣县鼎新镇接壤,南与莲花镇、牛尾乡接壤,西与宜宾古罗镇、北与荣县古文镇相邻,是贡井区的一个边远大镇。全镇幅员面积74.1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五宝、高林、莲花、大同、凤翔、楼房、香枫、九曲、照石、田坝、保证、云峰、平房、吴家、恒丰、中华、七凤、观塘、蔡家、王家、堂煌、艾家、复兴),176个农业社,一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9820户,总人口31560人,其中农业户8800户,29343人,人口出生率为0.59%,自然增长率为-0.85%,符合政策生育率93.58。
全镇有耕地面积29997.3亩,其中田19829亩,土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五宝镇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五宝镇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五宝花生)。
2024年7月,五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24年3月,被命名为2024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龙鸣剑烈士墓位于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凤翔村1组,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点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自贡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古为荣县至宜宾的古通道。
清乾隆时已列市镇。
民国初为荣县第五区公所驻地。
1949年,设区,保留五宝镇。
1955年,五宝镇与中坝乡合并为五宝乡。
1956年,乡改公社。
1982年,公社改乡。
1987年1月,乡改镇。
1995年8月,蔡家乡并入。
2005年5月,划归贡井区。
五宝社区地处镇域中心位置,地势显眼,交通便利。五宝社区管辖范围1.4平方公里,分为4个网格,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2453人,常住人口约6000人。…[详细]
五宝村位于五宝镇场镇周围,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80人。全村以农业,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花生、蚕桑、水产…[详细]
高林村距五宝镇政府4.5公里,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口1702人。高林村以农牧业、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以水稻、花生、玉…[详细]
大同村距五宝镇政府5公里,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分8个村民小组,人口1188人。村民经济收入以养殖、种植、外出务工为主要渠道。种植业有生姜、花生和油…[详细]
凤翔村位于五宝镇西北方向约2公里处,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分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80人。凤翔村主要发展土豆、花生、生姜产业。…[详细]
五宝镇香枫村距五宝镇政府东北方向7公里,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分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3人。香枫村主要发展油茶,土豆,水产养殖等产业。…[详细]
五宝镇照石村位于五宝镇东南方3公里处,幅员面积4.65平方公里,分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52人。主要以养殖和种植业为主,土豆,水产养殖发展较成熟。…[详细]
田坝村距离五宝镇政府6.5公里,幅员面积7.68平方公里,分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22人。田坝村主要发展花生、水稻、水产等产业。…[详细]
五宝镇保证村距五宝镇镇政府4公里,所辖幅员面积 7.4平方公里,现有8个村民小组,人口1436余人。保证村主要发展花生、生姜、饲养猪、稻鱼田等产业。…[详细]
五宝镇云峰村位于五宝镇西部,距镇0.5公里,幅员面积13.16平方公里,分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2800人。云峰村主要以农牧业、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详细]
中华村距五宝镇政府约7.5公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分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64人。中华村主要发展油茶、生猪、土豆、水产等产业。…[详细]
五宝镇七凤村距五宝镇政府约7公里,幅员面积约7.5平方公里,分14个村名小组,总人口约2200人。七凤村主要发展花生、玉米等种植业。…[详细]
蔡家村距五宝镇政府4.2公里,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分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09人。蔡家村水产养殖业发展较为成熟。…[详细]
王家村距五宝镇政府3.7公里,幅员面积4.75平方公里,分15个村民小组,总热口2125人。王家村主要发展土豆,花生,蚕桑,水产养殖等。…[详细]
复兴村距五宝镇政府2公里,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分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2580人。复兴村主要发展花生、水产、生姜等产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