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良安镇 | 隶属:乐至县 |
行政代码:512022107 | 代码前6位:5120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98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政通路18号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古名观音桥,因屡毁屡建改名新场。民国七年(1918年)平匪患时,取“民良安治”意,更名良安场。
乐至县辖镇。1935年置良安乡,1953年从中江县划入乐至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6公里。面积84.9平方公里,人口5.1万。童(家)土(桥)公路过境。辖东风、周家湾、杨台、田家坝、五通庙、猫儿沟、肖家湾、余家湾、小刘庵、姚家坡、宝森堂、老佛堂、柏山沟、安源桥、五龙高家桥沟、莲花赵家沟、小沟、石板河、双河、狮子、油坊、柳树龙、黄连嘴、伍家沟、龙形、天星、靳家沟、吊棺嘴、老屋沟、青龙湾、水碾、红沙、九里浸、常新、燕窝、河沟38个村委会和良安场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棉花等。养殖生猪、蚕。
历史沿革:
1949年,设良安乡,属中江县17区即全胜区。
1953年,金顺、全胜两区14乡划归乐至县。
1956年,金顺、全胜2区合并为良安区,驻良安场。
1992年8月,区改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全胜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良安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良安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由原良安社区长青街、长青街北一巷、幸福街、幸福街东一巷、东风村合并,主要组成部分为原东风村,故名。…[详细]
八一社区:地处良安镇东北部,距镇政府4公里,东与天星村连界,南与铁牛湾村相邻;西柳树龙村相邻,北与赵家沟村相连。辖17个村民小组,农户1236户,人口…[详细]
全胜社区:成立于2020年5月,由原棬子坝、大石岩等2村合并而来,共1556户,人口4113人,面积2.93平方公里。…[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处河坝旁且早年田姓家族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五通庙,故名。1952年置五通庙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5大队,1958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五通庙大队,1984年撤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地处水源一级保护区猫儿沟水库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址低洼且早年余姓家族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处山坡且早年姚姓家族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有个大柳树盘着一条大蛇而命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天星庙而命名。清代同治年间建一天星庙,1951年撤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湖广填川来到当地荒无人烟,大家在开垦家园的时候意外在草笼里发现一湾老房子而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址低洼且早年赵姓家族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前老一辈传下来叫陈家小沟,后因口语简化演变成小沟村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狮子即境内狮子沟,故名。1952年置狮子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过乐至县莲花乡,1957年划归金顺乡,1961年在划归莲花公社建6大队,1981年地…[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座老佛堂,故名。故名。已境内老佛堂而命名。1952年置小林庵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山势地形及柏树较多,故名。1952年置柏山沟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3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柏山沟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五龙庙,故名。1952年置五龙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5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五龙大队,1984年撤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沟窄且深,形似小河,故名。以境内沟窄且深,形似小河而命名。1952年置河沟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1大队,1981年地…[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沙即境内红沙桥,故名。1952年置红沙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4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红沙大队,1984年撤大…[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址低洼且早年罗姓家族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修建的一座新祠堂,故名。1952年置新祠堂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8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新祠堂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湾旁山半岩上有一石形似样子坠落之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湖广填四川前宣姓居多,因此得名,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