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龙门乡

地名:龙门乡隶属美姑县
行政代码:513436229代码前6位:513436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4 邮政编码:616450
车牌代码:川W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84.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04万人
人口密度:约12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龙门乡因乡政府驻地瓦古觉村的龙门而得名。龙门彝语为“大沟”,因龙门地处大沟而得名。

基本介绍: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龙门乡,1958年小哈古乡和千哈乡并入,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84.9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美公路过境。辖瓦古觉、嘎勒、塔哈、红比、尔拖、树布依洛、千哈、尔马千、火窝、哈姑、尔河、勒吉阿么、哈摸油洛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境内有铁、煤等矿藏资源。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龙门乡为2024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龙门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1956年7月,设小哈姑、千哈2乡,属井叶特西区。

1958年10月,小哈古、千哈2乡合并为龙门乡,驻瓦古觉得龙门,属哈姑以达区。

1963年4月,属峨曲姑区。

1972年3月,乡改公社。

1984年7月,公社改乡。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瓦古觉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彝语,意为此地多水沟,故名。1957年属于天喜区,1963年撤哈古依达区后,规划峨曲古区。1972年属龙门公社。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瓦古觉村…[详细]

嘎勒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此地有一棵奇形怪状的大树,故名。…[详细]

塔哈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平坦的山顶,音译为“塔哈”,故名。…[详细]

尔拖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大山上的坚硬石头,故名。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尔拖村村民委员会,一会沿用至今。…[详细]

树布依洛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石头多且潮湿的地方,故名。1957年属于天喜区,1963年撤哈古依达区后,规划峨曲古区。1972年属龙门公社。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详细]

千哈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给当地带来好运,故名。1957年属于天喜区。1963年撤哈古依达区后,规划峨曲古区。1972年属龙门公社。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千哈…[详细]

尔马千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彝族尔马家族在此居住,得名,故名。1957年属于天喜区,1963年撤哈古依达区后,规划峨曲古区。1972年2月属龙门公社。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详细]

哈姑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姑,人名,故名。1973年属团结公社,1981年地名变更,属哈姑公社。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哈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哈摸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动物的叫声,音译为“哈莫”,故名。…[详细]

由洛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此地有一种树,一下雨就会有像树油一样的水从地上冒出,故名。…[详细]


还有7个地名与龙门乡同名:

查看全部8个龙门乡>>


以下地名与龙门乡面积相当:
到龙门乡必去著名景点

龙门乡相关名人

龙门乡特产与美食
龙门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美姑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