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盛池镇 | 隶属:乐至县 |
行政代码:512022118 | 代码前6位:5120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9万人 |
人口密度:约254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盛利街28号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清代名盛家镇,民国时以境内有盛家水池而得现名。
基本介绍:
乐至县辖乡。1935年置盛池乡,1953年从中江县划入乐至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46.8平方公里,人口3.1万。通公路。辖百担丘、大沟、张家坳、烂泥河、金顶寺、古佛、文庵、盛泉、大桥、天宝寨、伍家祠、龙兴庵、三碑垭、和尚桥、三桥、埝田沟、向乐、邓家龙、横沟、短沟、天平21个村委会和盛家池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棉花。养殖生猪、蚕。
历史沿革:
原属中江县。
1949年,设盛池乡。
1952年,析置三元乡。
1953年,划归乐至县。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先后属全胜区、良安区、宝林区。
1992年8月,三元乡并入盛池乡。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盛池乡,设立盛池镇,以原盛池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盛池镇的行政区域。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盛池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详细]
三元社区:位于盛池镇西部,距场镇7公里。2020年5月成立,由原盛池社区3组、原和尚桥、三桥等村合并而来。东靠三碑垭村、西接短沟村、南连埝田沟村、北邻…[详细]
矮子桥村:位于盛池镇东部,距场镇约8公里,2020年:12月成立,由原金顶寺、古佛等2村合并而来。东靠大英县河边镇葛藤村、南连大英县河边镇铜鼓村、西接…[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寺庙一座,取名文殊庵,村名遂借庙名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大沟村地处盛池镇南方,到盛池途经地域,两面环山形成较宽较大沟型地貌,故名大沟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时带,有一姓盛的大户人家出资在一座高山上修建了一座寺庙,由于寺庙旁边有一山泉,故取名“盛泉寺”。由于年代久远,风景独特,远近闻名。其所在村故名盛泉…[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伍姓人氏修建一祠堂,名为伍家祠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在二百年前修建一寺庙,取名龙兴庵,村名遂借庙名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赵家祠堂立了三块大碑有1丈多高,从而得名为三碑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村口到拦沟堰距离较短,故取名叫短沟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埝田沟100多年前形成的名字,因有个很大的埝塘就取名为埝田沟,后面被填了,主要代表就是陈家祠堂,后周边都慢慢叫埝田沟,现形成埝田沟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