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寨乡 | 隶属:隆阳区 |
行政代码:530502206 | 代码前6位:5305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0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1.12万人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7个行政村 |
水寨乡因辖区有一泉,绕村而流,质清而味甘,故名水寨。
基本介绍:
"古人云:“兰生于深山,不以无人而不芳。”丝绸古道水寨段尽管因滇缅公路的打通而失去它昔日的热闹景象,但兰津古渡、西南第一桥——霁虹桥;西岸普陀岩摩崖石刻群;路心飞石巩、水石坎“梯云路”;出土文物古石器;百岁匾、“皇帝楼”、古钟、古石佛、马大人衙门等,这些足以展示古道深广文化内涵的实物尚存,它像生长在深山幽谷的芳兰,虽说雨季来临就会叶萎花凋,然其“肉根”犹存,春风一动,又将重放花朵。
水寨乡地处隆阳区东北部澜沧江西岸罗岷山半腰,距保山城赞千米,境内山峦叠嶂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山上较平,土质疏橙肥厚,且雨量充沛,有利于建材林生长,素有“果松王国”之誉;近几年海棠“绿色温床”培育出的餐桌珍馐——松
文化旅游:
茶马古道(双虹桥、惠人桥遗址在此段内):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板桥镇、潞江镇、汉庄镇、蒲缥镇、杨柳乡和芒宽乡官坡古道石板路(官坡石砌古驿道):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官坡村委会官坡自然村
水寨马家大院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水寨马家大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兰津渡及霁虹桥(兰津古渡霁虹桥摩崖石刻)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平坡村村委会平坡自然村北2公里澜沧江西岸,年代为汉至明。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兰津渡及霁虹桥(兰津古渡霁虹桥摩崖石刻)为省级
水寨铺古街道及马店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水寨村老街子,年代为唐至民国。类别为古建筑。水寨铺古街道及马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寨古道(博南山古道、水石坎梯云路)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水寨村及平坡村,年代为唐至民国。类别为古建筑。水寨古道(博南山古道、水石坎梯云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称三铺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保山县为沧平镇。
1953年,属十二区为水寨乡。
1958年,成立水寨公社。
1966年,分为水寨、棕元2公社。
1971年,又并为水寨公社。
1984年,水寨公社改水寨区。
1988年,撤区为水寨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末改修原赴省大路,途经此地,民国末年后人在此建村,得名新路。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水寨小坝早年是一片洼地,常显彩虹之乡,当地人称“瑞气”,故名瑞寨;本村头有一泉水,质清味甘绕村流过,后演变为水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霁虹桥西澜沧江西岸山地中,故名上江边。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坐落在澜沧江西岸,悬崖峭壁,仅有村落居住地较平缓,故名平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地势低洼,原为一片农田,故名洼子田。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盛产棕树,有棕树园之称,成村时得名棕元。…[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外有一条水沟,故名(分里、外水沟居民点)。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很久以前从小永平搬来兄弟3人,因当时赶集要到沙坝,老大、老三走路快,赶集从不摸黑,只有老二早去也摸,晚归也摸,故名老二摸。后来又因此村庄向阳而居,…[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海棠洼,地处山间洼地,村周围海棠树多。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摆菜,该地地处缓坡,民国时称摆子山,这里的居民是从板桥福禄地搬来的,因搬来时毒性较大,所以摆子(疟疾)流行以此取名摆子山,后来演变为摆菜山。村委会以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