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彝族乡

地名:维摩彝族乡隶属砚山县
行政代码:532622202代码前6位:532622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100
车牌代码:云H行政级别:乡
人口数量:约4.66万人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维摩彝族乡因原乡政府驻地位于维摩村而得名。“维摩”系彝语,意为“坐落在清清小河旁的村落”。

基本介绍:

位于砚山县中部,西北与稼依镇和邱北县树皮乡相连,西南与江那镇和文山县秉烈乡毗邻,东北与阿基乡和邱北县天星乡接壤,东南与干河乡为邻,辖9个村民委员会,110个自然村,112个合作社(队)。全县耕地总面积66927亩,人均耕地l 38亩。居住着壮,汉、苗、彝、回、傣等6种民族,共49261人。该乡交通便利,国道、省道贯穿乡境,乡镇企业以个体居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交易、饮食和运输业,有6个颇具规模的集贸市场.境内浴仙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湖水清澈见底,岛湖相映成趣,山水一色,令人流连忘返。

荣誉排行:

2023年10月,维摩彝族乡被确定为2023-2025年度“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彝族刺绣)。

历史沿革:

宋大理国后期,维摩彝族乡境域为维摩部。

元朝时期,设置维摩千户。

明大德四年(1300年),设置维摩州,隶属广西路。

弘治六年(1493年),迁曲部(今砚山县维摩彝族乡)。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复州治。

民国四年(1915年),设小维摩县佐。

民国十一年(1932年),从文山县和广南县的小维摩分县分别划出另置砚山设治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砚山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废区设

+查看详细维摩彝族乡历史沿革>>

丽江古城--木府
碳房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碳房社区是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彝族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维摩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一说维摩为彝语,意为“坐落在清清的小河旁的村落”。二说,据《邱北县志》第九山维摩部考一文载:“弥勒维摩,盖以地近天竺,人多信佛均以佛号名其部”,此说维…[详细]

阿伍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第三区(维摩)称阿伍乡。1958年撒砚山县划归文山县为解放公社阿伍大队。1959年划归丘北县为维摩公社阿伍管理区。1961年为砚山县维摩区…[详细]

倮可者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倮可者,彝语,“倮”—山,“可”—旮旯,“者”—我,意为我们住地附近有石旮旯,故名。…[详细]

倮可腻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倮可腻,彝语,“倮”—山,“可”—旮旯,“腻”—治,意即治理山旮旯,故名。…[详细]

普底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普底,壮语,“普”—山,“底”—下,意为山脚下,故名。…[详细]

斗果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斗果,壮语,“斗”一扣,“果”一脚,意为藤多绊脚,故名。…[详细]

海子边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海子”即湖泊,村居湖泊边故名。1952年隶文山县为第四区(秉烈公社)海子边乡。1962年归砚山县维摩区海子边公社。1970年为维摩公社海子边大队。19…[详细]

幕菲勒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幕菲勒,彝语,“幕”—竹子,“菲”—石岩,“勒”—山,意即竹山,故名。…[详细]

长岭街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居一条长形山岗上,曾名山岭岗,后因在此赶集更为现名。…[详细]

到维摩彝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维摩彝族乡相关名人

维摩彝族乡特产与美食
砚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