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坪山镇 | 隶属:垫江县 |
行政代码:500231112 | 代码前6位:50023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3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坪山镇因曾为坪山区驻地而得名。
坪山镇位于垫江县东南部,地处垫江、长寿、涪陵三区县交界部位,濒临长寿湖尾端,区位优势独特,特色资源丰富,涪(陵)垫(江)干线公路贯通全境,素有“垫江南大门”、“涪垫锁钥”之美誉。坪山镇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居委、13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集镇建成区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9万人。
镇域经济蓬勃发展。一是农业产业化纵深推进。榨菜、蚕桑、蜜本南瓜三大产业基本形成;柑橘、肉鹅、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稳步推进。二是工业经济升级提速。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以榨菜生产、草制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2024年成功引进投资2.5亿元
2024年12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认定坪山镇为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涪地特榨菜)。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坪山镇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涪地特榨菜)。
春秋时期,属巴国。
秦汉时期,属巴郡。
清初,属涪州白石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名沈家场。
宣统二年(1910年),属第四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涪陵县第九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置沈家镇,驻沈家场,属第五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置沈家乡,属第四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置沈家镇。
1950年4月,改置沈家乡。
1953年3月,划归垫江县,属第十一区。
1958年6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地旧时修建有一所道观,供奉文昌神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回龙社区是重庆市垫江县坪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原有一座寨子修建在地形形似九条蜿蜒的巨龙的山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坪村是重庆市垫江县坪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旧时有长有很多黄桷树的园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寓意而得名。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齐心村和东林村合并设立旭东村,建立旭东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现村由原来几村合并而来,故从原新寨村、灵丰村各取一字,谐音得名“新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百业兴旺之意而得名“百兴”。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白鹤村、双石村与原石花村的谭家村民小组合并设立百兴村,建立百兴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家庭事业双丰收之意而得名“双丰”。2001年撤销原三坪村、东汇村与原前进村的水口、石佛、上垣村民小组合并设立双丰村,建立双丰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现村由原来几村合并而来,故取原迎风村、春晖村首字,得名迎春。…[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莲花村是重庆市垫江县坪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联上和下”之意,希望大家能在共同努力下迅速发展而得名“联合”。…[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河流蜿蜒崎岖,形似一条巨龙,故得名。1961年设置龙溪大队,1984年更名为龙溪村,建立龙溪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原龙溪、茶店村合并设立龙溪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现村由原来几村合并而来,故取原登金村和临湖村首字,谐音得名“登陵”。…[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旧有一座历史久远的佛堂,人们习惯称之为“古佛堂”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形呈冲状,长有很多杨柳树,故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