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崇义街道 | 隶属:涪陵区 |
行政代码:500102007 | 代码前6位:500102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000 |
车牌代码:渝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1.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30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社区 |
崇义街道因境内曾设崇礼、精义镇,各取一字而得名。
运而生的崇义街道是2008年5月涪陵区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建制调整的产物,由以前拥有“政经合一”职能的桥南开发区和原崇义街道6个社区构成,是承接重庆幅射涪陵主城的西大门,是涪陵主城江南片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城西经济带的核心增长极。办公地点位于涪陵区双宝路4号。辖区幅员面积11.24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移民小区管委会,常住人口8.3万人。辖区内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自然资源丰富,景色纯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有被誉为“水下碑林”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有天然“氧吧”聚云山风景区,有休闲文化长廊滨江大道,有千年名寺古刹天子殿法雨寺,有彰显百年榨菜的涪陵独特地方文化涪陵榨菜原创人邱寿安
文化旅游:
白鹤梁题刻位于四川省涪陵市城北的长江河道中。白鹤梁是一块天然的石梁,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达10余米,常年淹没于在水中,只在冬春的枯水季节时才露出梁脊,是长江中上游的一处著名的水文古迹。从
明代,属涪州在郭里地。
清代,为涪州长滩里首甲之地;清末,属涪州城厢区地。
民国二十年(1931年),境内置有崇礼、精义2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镇合并设立崇义镇。
1950年初,崇义镇隶属涪陵县城关区。
1955年,改崇义镇为崇义街道,隶属城关镇。
1983年11月,涪陵撤县建市时,境内设崇义、石鼓2街道。
1987年6月,撤销石鼓街道,将其部分社区划归崇义街道。
2024年7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地处龙王沱码头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龙王沱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旧时皮姓人家在此街居住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皮家街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根据历史文物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而得名,2024年设立白鹤梁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此地旧时为一蔡姓人家的耕地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蔡家坡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纪念明代境内一座供人们中秋赏月的酒楼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秋月门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位于青龙嘴山境内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青龙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61年根据党的领导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而得名,2001设立红光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所在区域内以前有一大片荔枝果园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荔枝园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此地原来有一高山湾社区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高山湾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所在区域内有一座名为“天子殿”的寺院而得名,于2001年设立天子殿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通洗桥社区:2024年5月成立,由原中慧社区更名而来。东起黎明路与中慧路交汇处沿中慧路至中慧路与步阳路交汇处;南起中慧路与步阳路交汇处沿步阳路、洗墨路…[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境内一石头像卧羊状而得名,于2024年设立鸣羊嘴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双宝社区是重庆市涪陵区崇义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洗墨社区:2024年5月成立。东起通江路与建设路交汇处沿通江路、黎明路、通洗路至中慧路与通洗路交汇处;南起中慧路与通洗路交汇处沿通洗桥至通洗桥与洗墨路…[详细]
董家湾社区:2024年5月成立。东起兴华西路与稻香路交汇处沿稻香路至稻香路5号(海怡天和小区);南起稻香路5号(海怡天和小区)沿稻香路至稻香路转盘;西…[详细]
阁水溪社区:2024年5月成立。东起荔滨巷与白鹤梁大道交汇处沿荔滨巷、荔圃路、桥南路至桥南路与迎宾大道交汇处;南起桥南路与迎宾大道交汇处至迎宾大道与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