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乐镇 | 隶属:涪陵区 |
行政代码:500102128 | 代码前6位:500102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000 |
车牌代码:渝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9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同乐镇取“普天同乐”之意而得名。
同乐乡古称铜锣,位于涪陵西南边缘,距城56公里,东与武隆县、南与南川市相邻。境内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最低海拔643米,最高1380米,幅员面积65.73平方公里,辖7个村85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546公顷,森林面积2333公顷,覆盖率35%,总人口167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5人,场镇常住户423户1400人。
这里资源丰富,有发展优势。
1、有鱼米之香的美称,农村结构调整力度大,经济活跃,实力较强。全乡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经济发展项目主要是蚕桑、苎麻、畜禽。2002年实现粮食总产10543吨,其中优质稻产量达5000吨,工农业生产总值3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乡
明代,为涪州蔺市里地,有铜锣铺场。
清代,为涪州长滩里地。
清末,为涪州第三区同乐镇地,有同乐、聚宝2乡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涪陵县第二区(驻马武),置有同乐镇、聚宝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同乐镇改乡,聚宝乡仍置,隶属涪陵县第二区(驻堡子场)。
1950年初,分属涪陵县第五区(驻庙垭)、第六区(驻龙潭),同乐、聚宝乡仍置,其后,同乐、聚宝乡各自几经分合。
1956年6月,同乐、聚宝乡同属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同建社区是重庆市涪陵区同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节得名七一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同乐乡明未清初时为铜锣铺场,相传古人于此掘井发现铜锣一面而得名。清末置同乐镇,取“普天同乐”、“共同欢乐”之意。同乐村隶属同乐乡,原属乡政府驻地。…[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境内有很多山峰,而且海拔较高,一到冬天山上下雪,覆盖山峰,人们从很远处就能看到被雪覆盖的山峰,景色优美,场面壮观,故当地人称此处为雪峰,雪峰村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村里有一块大石头长得非常像竹笋,故名石笋,后因“实胜”与“石笋”谐音,当地村民又称实胜村,故名实胜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故名解放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2年原同乐乡同意村和青木村合并,因村内有一大院,名寿坝铺,当地村民以寿坝为合村后的村名,故名为寿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很多村民种植莲藕,开花时,从高处俯瞰整个村落就像是个巨大的莲花池,故人们称之为莲池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内有生长着很多松树、柏树,由于松树、柏树四季常青,当地村民称之为常青树,故取名长青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仁寿村早年有一个寨子名叫“仁寿寨”,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募捐而建成。取仁德而长寿之意,故得名仁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相关老人介绍,“聚宝”该名来源于当地“九猴晒背”的故事。即聚宝地处山区,山岭多且密集,从远处望来,就像九只猴子趴在地上晒太阳,酷似“九猴晒背”。而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当地村民的美好愿望:希望社会主义事业飞跃前进,得名前进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村民希望能共同兴旺,一起发展,故取名为联兴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村民希望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并通过努力奋斗获得丰收,故取名齐丰村。…[详细]